“陛下,山东各地以及大名府,河涧府,保定府由于今年秋收不佳,已出现大量的饥民,若不及时赈济,今年冬岁恐怕得饿死冻死不少人。”

“那洪爱卿以为需要多少钱粮才能确保饥民不被饿死,能够撑到明年秋收?”林锐沉声说道,对于各地的灾情,统计调查局早就将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了。

“回陛下,如果想要完全确保饥民不被饿死,户部统计了一下,起码得调拨五百万石粮食,才能坚持到明年秋收。”

洪承畴老老实实的说道,心里也是无奈到了极点,这个总理大臣当的确实挺痛快的,可唯独缺钱缺粮。

户部如今一分钱粮都没有,陛下又不让收税,当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听说要五百万石,林锐眉头也是一皱,五百万石挤一挤拿还是能拿出来的。

毕竟光在京城就缴获了不下四百万石粮食,今年秋收大同地区收取的租粮和各商铺收购的,差不多有两百多万石,而五原地区同样结余了四百多万石,加起来就是整整上千万石。

只不过五原地区的400万石都储存在了当地,想要运输到河北山东去太浪费了,还不如囤积在那里为将来西征做准备。

这样的话就只剩下了大同的200万石和京城的400万石,一下拿出500万石去震灾,就只剩下了100万石,明年的军粮是绝对不够的,毕竟如今南方已经不再往北方输送粮食了。

“此事待朕考虑考虑,容后再议吧!”

林锐想想还是打算让统计局计算一下再做决定,毕竟明朝官员的尿性可是有目共睹的,户部的鬼话他根本就不信,这么短的时间,即便洪承畴想要有所改变,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是陛下。”

洪承畴自然也清楚,陛下这是仍然有些怀疑内阁八部的办事能力。

想想还是说道:“陛下,各地百姓手中虽无粮,可士绅大户却有粮,要不还是收取一些田税吧?”

“哼,谁去收?靠哪些基层的吏员去收吗?说的好听,是去绅士大户的田税,可到最后怕不是又得落到普通百姓头上。”

“不许收税,在朕没有同意之前,各级官员衙门不得以任何形式理由收取任何赋税,违者以欺君之罪抄家灭族!”

林锐冷哼一声,说到最后一拍桌子严厉的道。

大同各生产队的租金,都是由农部直接发放告示到各个生产队,然后由队员们自己将粮食交到各县的皇家商铺,就如后世的交公粮一般。

之所以让商铺的掌柜夫人们代收,林锐防的就是那些吏员和生产队的农政官们上下勾结,诓骗百姓多收粮。

所以在皇家商铺没有在整个北方彻底铺开之前,或者是专门的税收部门及制度成立完善之前,他是绝对不会收税的。

不收税的话,粮食在那些地主士绅手中,终归是不会眼睁睁看着百姓都饿死的,多少都会拿出来一些借给百姓活命的。

毕竟北方本来人口就损失严重,如果见死不救,百姓都饿死了,明年谁给他们种田?

“陛下,今时已不同往日,各地的地主们已经知晓了朝廷的新政,要将他们的土地都收归国有,怕是不会再拿出粮食来救济百姓了啊!”

洪承畴或多或少能猜到林锐的打算,只得叹了口气,再次提醒道。

“也对!”

林锐也反应了过来,暗道自己竟然忽略了这点,如此来看,确实要将那些地主手中的粮食都弄出来。

但依然不放心由各地的衙门来操作,于是再次挥挥手道:“此事朕在斟酌斟酌,爱卿先去忙吧!”这种骂名自己这个皇帝背,各级官吏却吃的肥肠肚满的傻事,他才不会干。

“是,臣,告退!”

洪承畴也只得告退离去,心里也是哀叹了一句,陛下对文官防备的如此之深,连税都不让收,这可如何是好?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