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因山上多桂树而称为桂山,又因为明月峰山腰,有一个四季生风的洞,故又称作风洞山。
风洞山翠覆重峦,佳景荟萃,山体庞大却不高,由四望山、于越山、明月峰与仙鹤峰四峰组成,最高的仙鹤峰,也只有两百多米。
从北边上山很困难,因此,清军几乎没有设哨,南边上山则有台阶,比较容易,设有哨卡。
一行人伏于营外江堤,张晨枫举着红外夜视仪,细细观察清军营栅周边的情况。
远远望去,不时有巡逻士兵在营内穿梭,营栅外却无哨兵,江堤上,间隔着有一些树。
观察良久,张晨枫才做出一个安全的手势。
月色下,林啸等人借树影掩护,悄然摸至北山脚下,逐一登山而上,摸至明月峰山腰风洞北口的时候,已将近子时二刻。
风洞,是个奇洞,分成前后两部分,二十多米长,呈葫芦状,两头大中间小。南北两洞口外都建有木屋,余成他们,就驻守在这几座木屋中。
林啸他们隐于月影中,静静地等待余成,张晨枫则隐于一块山石后,架起大狙警戒。
时间过得真慢,当林啸再一次抬腕看表,快到午夜十二点的时候,才见一个人影悄然闪出木屋,悄悄摸上来。
……
风洞后洞,又称北牖洞,其高五米,宽约九米,长约七米,这里,被隔成了几个小间,用于关押囚犯。
此刻,瞿式耜和张桐敞便被关押于此。
洞内点着几支火把,因洞中山风较大,火把昏暗的火光随风摇曳,粗大的松枝不时发出哔驳之声。
虽是被隔于两个不同的小间,却是可以相互说话的,当初,孔有德允许二人互通消息,以图徐徐劝降。
此刻,瞿式耜和张桐敞却没有睡意,正在昏暗的火光下小声交谈。
“别山,你我二人多活了四十天,明日,真是死得其所了。”
黑暗中,瞿式耜正对张桐敞说话。
“明天出去,死得痛快!”
张同敞傲然应道,“我死后当为厉鬼,为国杀虏击贼!”
说着,他一只手从怀中掏出珍藏的网巾,艰难地戴于头上。
“好!别山,好一个忠肝义胆的张别山!”
瞿式耜欣慰地答道,“有学生如此,老夫此生无憾也。”
今天白天,孔有德已命人送来断头饭,他俩知道,明天就是行刑日。
自手下截获瞿式耜与外界的密信,孔有德深知,劝降再无希望,更担心留有后患,已先杀了那名礼部主事,决定明天便要杀了这两位铁胆忠臣。
瞿式耜,字起田,号伯略,别号稼轩,南直隶常熟县藕渠乡人,明末诗人、民族英雄。
瞿式耜早年曾拜钱谦益为师,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后授江西永丰知县,颇有政绩。
隆武二年八月,清兵破汀州,隆武帝被杀,消息传来,瞿式耜便和大臣们,于肇庆拥立桂王朱由榔为帝,年号“永历”,意思是,希望这位皇帝能发愤图强,抗击清兵,收复失地。
瞿式耜出任吏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掌吏部事。
永历元年正月,清兵破肇庆,逼梧州,巡抚曹晔迎降,永历帝想去湖广找何腾蛟,丁魁楚、吕大器、王化澄等皆纷纷自行逃命去了。
只有瞿式耜及吴炳、吴贞毓等,还守在永历帝身边,由平乐抵达桂林。
到了桂林,听到平乐被袭,朱由榔不顾军心民心,马上又想要逃到全州去,瞿式耜反复劝说,甚至痛哭流涕也不听,临走时,要瞿式耜一起走。
瞿式耜自请留守桂林,说:“皇上要我一起走,是对我关心,但我却负有保卫桂林的责任,就是为它牺牲,也心甘情愿。”
永历帝最后答应命他留守,升任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赐尚方宝剑,便宜从事。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