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武器盔甲从那里来?显然,光有自耕农是不够的。

像建筑队这种工作方式,根本就无法持久。如果不是贸易利润丰厚与无本买卖利索,马修注定会被饭桶们吃空家产。

因为他们干的再好,干的再多,收获都一样~包吃包住,每天一个便士。

这个工资低么?

以箍桶匠为例,年收约1200个便士左右。他应该还需要自己解决吃饭问题。

石匠,年收通常不低于2000便士,这可不是光会弄圆溜溜的石弹、敲个磨盘。有的还会雕刻,栩栩如生的那种,收入更高。

熟练盔甲工匠,年收4000便士都算正常。不过这是高技术人才,和铁匠一个级别。

其他底层职业也有。比如普通仆人这种,年收240便士。普通女仆要少一倍,120便士。木匠学徒,大约450个便士上下。

说收入不说粮价都是耍流氓~大体上,100公斤小麦需要60~70个便士。当然,穷人吃不起小麦,通常是“马料”。

建筑队的,也不都是1便士一天。有专门做茅草屋顶的,这是个技术活。大致每天5个便士。不过这是外面请的,并不是流浪汉。

基本上,流浪汉们的建筑水平目前在“砌墙基本不歪”级别。

呢绒工厂其实也一样,包吃住每天一个便士。虽然熟练织工未来能达到每天4个便士,但那是物价大涨后的事情。而且他们现在一点都不熟练。

所以,即使刺头们难管,喜欢打架斗殴,但大包扛的利索啊,招呼一声,上了船就敢跟着去砍人。在马修看来,这特么太有用了。

只要你能砍人,会砍人,在这个时代就是最有用的人。

不过,老实本分的人起码更可靠点。只要他们多学习,马修还是很愿意给他们机会的。

家仆建议道:“确实如此……男爵大人,也许是他们的人太多了。现在待建工程不少……可以把建筑队一分为二,50多人一支。然后限定时间,限定工作量。按期完成的,可以工资翻倍,超期的,除了管饭,其他一概没有。只要控制好,总费用并不会增加。”

马修眨眨眼,减员增效?

这其实是让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同时工资翻倍。对于拖拖拉拉的劳动队伍非常有效。

不过在实践中,能拿1.5倍就算不错了。至于那个0.5去了那里,就天知道了。

不过这小子想的太简单了,活干完如果一个便士都没有,不闹事才有鬼。

马修念头翻转:“这个方法是你想出来的?”

家仆沉默了一下:“……不,这是建筑队工头的建议。”

马修立刻表扬和鼓励:“不错,分成两支,正好可以修路。你愿不愿意暂时负责一下?直到这条路修完为止。”

只是搞平整,填填坑,砍一些树,确保能走马车而已,不是什么大工程。小半个月?

家仆大喜,觉得自己的地位在冉冉上升。

马修却在想,如果这小子贪污怎么办?要不要弄个部门监督?

不,这又是一笔长期开销。

只是一个小工程,还是让安娜他们算算账吧,只要费用合理就行。

这就是马修的无奈了,他其实不相信任何人,生性多疑。

某种制度越繁复,越复杂,只说明它曾经出的事越多。如果人人都是道德君子,还要什么制度?

某种意义上,管理,就是把所有人都当贼来防。

如果人可信,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相互制衡的机构和复杂无比的制度了。会计这一行之所以有那么多规矩,完全是历代会计们前仆后继贪污的结果。

所以在这个制度缺失的时代,暴君的出现是必然的。他们往往会拔刀剁剁剁,剁了那些他们认为有害的人。

非常符合时代特点。

某项工作的负责人如果能省下一些费用或者提前完成。资本家通常会认为这是人才。至于干活的,没人在乎。

但马修可不止是商人和资本家,他还是个领主。还比较在乎他的领民的死活,还想要个好名声。

只要开始压榨,就必然没有底线。设置底线,是他的天然工作。

当然,也是因为他不差钱。

所以他说道:“以后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准超过10小时。并且都是三顿饭。”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