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实在不知道自己走后,儿子要怎么办了,所以才会被逼到带著儿子去跳海。
“这片子,挺深沉啊?”
这会儿,大家已经看了下去。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节奏是慢的,气氛是沉闷的。
並且逐渐从沉闷走向绝望。
父亲王心诚带著儿子跳海未遂,他以为是天意让他不要把几子带走。
而他,估计也没有再一次带著几子走向死亡的勇气。
可是怎么办呢?
孤儿院嫌他大,养老院嫌他小。
保险公司不接纳残障智障人的投保。
还能怎么办?
姜宏业把那种无力和绝望演的淋漓尽致。
在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对话。
是王心诚的仰慕者,柴嫂和王心诚的对话。
『那真要把大福送到什么孤儿院门口,我想他们不会不收吧。”
王心诚的回答是:
“万一他们真不收呢?”
“又或者,收了能不能养他一辈子?”
“就算养了,能不能让他过好日子?”
咱就是说,这是不是有点贪心了?
那王大福,有人养就行了唄。
但不是的。
对於父母而言,当生命走到最后。
他们总是充满担忧地把孩子交给这个世界。
他们会担心各种万一。
对於孩子,他们是贪心的。
希望这个世界对他们充满善意,希望孩子能平安喜乐。
但是没办法。
因为当生命真的要走到尽头,孩子几乎是他们最后的牵掛了。
此时,观眾里已经有人反应了过来。
“不对劲!”
“我再次强调一遍,我是来看乐子的,不是来掉眼泪儿的!”
“我进来之前也妹人跟我说是这种类型的片子啊!”
有人在后面发弹幕:“那你现在走也来得及啊。”
“来不及了,我想看看最后的结局。”
好在,剧情终於迎来了一丝转机,王心诚找到了一家机构,愿意收养大福。
而他也决定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去教会大福怎么样生活。
电影里。
王心诚在教王大福坐车。
他告诉王大福,听到“上东路到了,有没有人下车啊?”就要回答:
我下。"
然后,他就带著王大福去尝试了。
“大福,今天自己回家好吗?”
庆可是目送著王大福上车后,王心诚又急忙打了一辆计程车,去上东路车站等待著。
在他期待的目光中,当乘务员问出有没有人下车的时候,王大福没有回答。
他毕竟是个孤独症的孩子。
眼看看车门关闭,王心诚终於冲了上去。
他拍打著车门喊道:“有人下车”
乘务员自然是不客气的:“下车你不说?问了好几遍了你不说?”
看到这,观眾们是真的又生气又绝望。
“他就是个傻子,就不能对他好一点吗?”
而姜宏业,也发出了这部电影里,唯一的一句吼声:“有人不知道你在问他吗?”
弹幕里:“你说你惹他干嘛?”
“你知不知道他多能打?”
但是有人在开玩笑,有人却开始眼眶泛红。
这剧情戏剧吗?一点都不!
曾经有这样一个新闻。
一个小女孩患有先天性失明。
而她的母亲却让她独自去上学。
可在她不知道的身后,母亲一步一步地紧紧跟著。
每天,她的妈妈在家门口和她告別,然后无声无息却又如影隨形地跟著她去学校,等放学的时候,她的妈妈会跑回家里,假装迎接女儿归来。
从家里到楼下的阶梯是96阶,从家里到学校是386米,
每一步都有可能遇到障碍。
可小女孩的妈妈就只是陪著,有的时候忍著泪也不会干预。
因为她总要离开,孩子总要独自面对生活。
有人说,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但有了孩子之后,终究是放不下、捨不得、看不够。
可电影里的孩子不是一般的孩子,是孤独症患者。
那又该是怎么样的担心啊?
电影里的王心诚也会发火,在怎么教儿子都学不会的情况下。
可他只是病了,他不是故意不学啊!
这火,发完自己又会后悔。
所以他会悔恨,会无力。
这电影把人看的呀,心不停地揪著。
因为儿子喜欢游泳,因为担心自己走后儿子会想念自己,所以王心诚给自己画了一个乌龟壳。
他每天扮成乌龟,陪伴自己儿子。
因为儿子上班的水族馆里有一只海龟。
王心诚希望自己走后,自己那天真的几子能够以为自己还在,以为自己就是水族馆里的那只海龟。
但是,他多虑了。
因为孤独症患者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他根本不懂什么叫想念。
所以,当王心诚死掉,即使是在他的葬礼上,王大福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可是,他却如同机械一般,重复著他父亲教给他的那些生活的本领。
自己煮鸡蛋,自己坐车,自己去水族馆上班。
在电影的最后,在水族馆的泳池里。
王大福又如同一条鱼一样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终於。
他看到了水族馆里的那只海龟。
然后他趴在海龟的背上,抱了上去。
他的脸上露出了招牌式的,天真的笑容。
臥槽!
到这一刻,观眾彻底绷不住了。
“他在想念自己的爸爸!”
“他並不是一点感情没有。”
“不是哥们,干什么啊———·
“哭成狗了!”
此时,有人小伙刚看完这部电影,就给自己的朋友转发並且分享了。
“许沐和姜宏业的新电影,很好看。”
朋友:“姜宏业和许沐?打戏啊?他俩谁打谁啊?』
小伙:“他俩一起打观眾,妈的给我两眼炮,眼都给我干肿了!”
朋友:“啊?现在都有4d电影了?这么身临其境吗?”
小伙:“是是是,里面都出人命了,快去看吧。”
朋友:“好嘞,马上到。”
在陶一然的直播间里,因为他今天这奇怪的操作,此时只有六七万人在看。
其他人都看电影去了。
但此时陶一然的表情,说不出的骄傲。
“都去看,我就说我兄弟的片子没问题!”
天星的郑素梅,看完之后,脸皱成了一个大包子:“这是许沐写的剧本吗?”
然而,这还没有完。
当电影结束之后,在片尾出现了一行字。
“谨以此片献给平凡而伟大的父亲母亲。”
当这行字慢慢消失,电影开始出演职人员表。
同时,在演职人员表的左侧,播放著王心诚的画面。
他关心地看著自己孩子的瞬间,他领著王大福在大街上走路的瞬间,还有他忍著剧痛吃药的瞬间····
大家不由得也是想起了自己的爸妈。
其实,也有人像电影里的王心诚那样爱著自己。
却好巧不巧的,此时在弹幕里,突然出现一句话:“他明明那么能打的很快有人回覆:“不是哥们,这电影没看懂啊,这角色是姜宏业演的没错,但是这里面他不能打了啊。”
那个弹幕很快回覆:“不,我说的是爸爸。”
而就在这时,电影的片尾曲响起。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
当这句歌词出现,再配上刚才的弹幕。
有些感受开始逐渐清晰。
对啊,其实小的时候好像爸爸是很牛逼的,强壮、厉害,近乎无所不能。
可是后来真的到了自己长大之后才感觉到,要撑起一个家,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谓的无所不能背后,可能是在单位的忍气吞声。
有了孩子之后,人真的就是有了软肋。
此时,电影里播放的片段,是王心诚偷偷看著王大福坐车的场景,而歌词放到了那一句:“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鬆的样子—”
画面再一转,是王大福一个人孤独的走在路上。
而歌词是:“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悄去安康.."
电影中的王大福,是因为生死,再也不能让父亲领著他走路了。
而看电影的大家,却是因为成长。
有的时候,当爹的总是很拧巴。
明明小时候宠的那么厉害,等孩子懂事之后就非要板著一张脸。
而有的时候,当人们长大之后,总是不太主动去和父母亲近。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而此时歌声还在继续著:“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
当这一句出来的时候,有人再次泪崩。
你曾经想过父母老去的场景吗?
想像著曾经意气风发的他们,有了白头髮,身体变得僂。
小的时候,他们会说:“多大点事啊,让爸爸来。”
大了之后,他们会说:“多大点事啊,你別来了。”
不知道从哪个年龄开始,父母从原来家庭里的主导者变成了依附者。
不愿意给孩子添麻烦。
因为他们,虚弱了。
所以小的时候那种头顶有一片天的感觉,没有了。
歌声还在继续著,而电影里的片段也在不停地播放。
此时,电影里的画面,是王大福自己按照爸爸教的方法煮鸡蛋,拿著鸡蛋的他,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而歌声恰当地响起:“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掛的孩子啊,长大了———.—"
轰!
这一句歌词,彻底引爆了观眾的情绪。
大家压抑了一晚上了。
观眾们共情了王心诚的绝望,接受了王大福的天真。
但是到这一刻,当王大福真的能够自己生活,当歌声里唱到:“你牵掛的孩子啊长大了。”
大家还是绷不住了。
此时此刻,王大福所做的,不就是王心诚想要看到的吗?
所以,可以放心了吗?
此时的观眾,想到了自己。
想到了为什么自己每次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
因为想让父母放心啊。
大家也想到了,为什么即使是这样爸妈还是会有千奇百怪的关心。
因为,放不下啊。
所以,什么时候他们才会彻底放心呢?
不知道。
这会儿有的观眾已经哭成一团了。
而有的观眾还在发弹幕:“愚者,许沐,我就是看个乐子,你们是要我命啊!”
“这剧本是特么许沐写的?”
今晚,这场电影的观眾,状態都是差不多的。
来的时候笑嘻嘻,走的时候哭唧唧,
所以,他们要去找许沐算帐了。
ps:赶路,今天晚了点,所以就七千字一章了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