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已有文献可知:

梁祝的故事咋来的目前还是没人能说清楚,因为关於梁祝的传说民间有100多个版本。

甚至就连梁祝的故事到底发生在哪,现在都整的挺热闹。

因为目前国內有关梁祝的遗蹟就有20多处,已知的祝英台读书处就有6

个,而祝英台墓则有十个—···

而河南驻马店,浙江寧波、杭州、绍兴,江苏宜兴,山东济寧等地,至今还在爭夺谁是“梁祝”故里。

看到没,这就是四大民间传说的含金量,流传实在是太广了!

不过吐槽归吐槽,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许沐也把梁祝故事的来龙去脉看了个大概,並且稍微思索了一会儿。

做完这些工作,许沐给自己的经纪人谢琛打了个电话,把董飞请他演马文才的事说了一下。

谢琛毕竟是经纪人,还是能帮忙拿主意的。

很快,谢琛来到许沐的房间。

一进门谢琛就在那嘟囊:“梁祝的导演我认识,叫张永华,那老小子心眼可多。没想到他竟然盯上你演马文才了。”

启明公司的大部分人谢琛都认识,毕竟琛哥是启明人脉王。

许沐一脸疑惑:“董飞跟我说张导人老实话不多啊。”

谢琛摆摆手:“他是闷骚。”

“再说了,娱乐圈哪有老实人啊。”

据谢琛说,张永华是启明的老牌导演,虽然拍戏水平中等偏上,但是营销能力很强。

不过他的营销也还是在底线之上的,只是经常出奇招。

隨后谢琛问了问许沐的意见,发现俩人意见一致,都觉得这个马文才的角色演的必要性不大。

琛哥当即拍板:“不想演就不演,你和董飞关係不错,一会儿你要是抹不开面有些话我来说就行。”

“不过张永华那老小子是个缠头,你这次拒绝了董飞,他肯定还会来找你。”

许沐想了想:“没事,我一会儿先试著自己说服他。“

这事许沐想的很明白,如果他以后想要上娱乐圈这个桌,和各路人马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他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躲在谢琛后面。

就在这时,董飞的微信消息发了过来:“沐哥,我找休息室的路上碰到梁祝的导演了,他听说我要跟你视频交流,非要来说两句。”

许沐眼晴一眯。

还有高手?

“知道了,我这边正好琛哥也在。”

很快,董飞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

此时,屏幕里除了董飞那张小帅脸之外,还出现了一个国字脸面容憨厚的男人。

从他的容貌来看,像个中年人,但是他却顶著一头白髮。

据谢琛说他是少白头,其实只有四十来岁。

正是闯荡的好年纪。

“沐哥,琛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们梁祝的导演张导。”

有谢琛在,大家聊起来也不尷尬。

当即四人乱七八糟地打了一轮招呼,暂且不水。

很快董飞主动cue了话题:“沐哥,琛哥,马文才的事情你们感觉能行不?”

张永华在一旁补充:“大概也就是一周的戏份,剧组这边能给10万的演出劳务。”

许沐看了谢琛一眼,然后说道:“张导,我的意思是马文才我还是不演了。”

“?”董飞愣了一下。

张永华表情倒没有明显的变化:“为什么?”

谢琛刚要说话,许沐先开了口:“张导,我仔细看了一下樑祝的传说,

我感觉我们的电影里可以没有马文才,马文才是个不太重要的角色。”

听到这话谢琛都懵了。

这就是你说服別人的理由?

早知道还是我跟他们说好了。

別说谢琛,其他两个人也懵啊。

张永华眉头紧锁:“这拍了多少年了都有马文才,怎么能说是可有可无呢。”

梁祝里有马文才谁不知道!

没有马文才,梁山伯和祝英台咋有的悲剧。

许沐笑了笑,梁祝的故事,他还真读了。

目前可考最早的与梁祝相关的资料是南宋张津写的《四明图经》,里面写:“义妇家,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日记谓二人少尝同学,比及三年而山伯不知英台之为女也,其朴质如此。"

这里面不仅没有马文才,甚至连梁山伯祝英台谈恋爱的事都没有。

再者,明代徐树不所写的《识小录》中记载“梁山伯,祝英台—---同学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祝先归,梁后过上虞寻访,始知为女子。归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许马氏子矣—————

这里,只是出现了一个角色叫马氏子,没说他叫马文才。

至於马文才这个名字咋来的,许沐没查到文献。

许沐问张永华:“张导,我记得不错的话,这部戏的编剧林育森老师的初心是批判门户之见、批判封建、批判阶级。”

张永华点头:“没毛病,我们这戏是有批判性的。"

那许沐就可以接看说了:“按照我的理解,如果要批判封建,那就不要有马文才。”

“如果这个故事有马文才,那么坏人就局限在马文才身上了,观眾恨的是马文才横刀夺爱,恃强凌弱。”

“如果我们要批判时代,那么马文才不出现更好,因为如果时代是这样,如果环境是这样,那么没有马文才,还有张文才刘文才,这时候观眾恨的才是那个时代。”

其实这个思路,许沐是从地球上徐克那一版的《梁祝》来的,那一版梁祝里马文才甚至都没有出现。

这版《梁祝》许沐没看全过,但是他在各种视频网站可是看了不少这部电影的切片。

而且许沐之前学过《剧本结构论》,编剧技能也是有e级的。

现在他看剧本的视角和以前完全不同。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观眾思维。

创作者不能陷入自嗨,要时刻思考观眾对这一幕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另一边,听著许沐的话,张永华低头若有所思。

董飞则是开始挠头。

谢琛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许沐。

他突然感觉许沐说的好像有点道理此刻,在谢琛眼中,许沐的气质好像变了,他不再是原来那个迷糊蛋,

而是多了一丝严肃和思辨在身上。

对,思辨。

就是这个词。

虽然这几个月谢琛接受了许沐的变化,但谢琛还是没想到能在许沐身上感受到思辨的味道。

他这变化也太大了。

不过这都是心理活动,实际上谢琛不仅表情没有丝毫变化,甚至悄悄地打开了自己手机的摄像头。

他得把许沐这侃侃而谈的情境录下来。

万一许沐谈出来什么好观点,让张永华那老小子给瓢了呢?

防人之心不可无,琛哥永远会稳一手。

就算不是防著张永华,琛哥觉得现在的场景在將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

搞不好还能成为许沐的宣传物料。

许沐注意到了谢琛的动作,不动声色地继续说。

他语调越来越沉稳:“再者,如果要写时代的悲哀,就不能只写梁山伯和祝英台悲哀,马文才也可以悲哀。”

董飞脱口而出:“什么意思?”

张永华也眼神疑惑。

许沐吸了口气,说道:“万一马文才也有自己的『祝英台』呢。”

“时代,会平等的碾压每个人。”

这个思路,依然是来自於徐克那一版《梁祝》里的经典台词。

这是祝母对梁山伯说的:“你以为愤怒就可以改变你跟英台的命运-"

要怨就怨你们生错了地方要怨就怨你们太多想法,年少无知到了以为你们不喜欢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以为靠你们两个就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时代,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词汇。

“耶?”电话那边的董飞发出一声怪叫。

张永华瞬间抬起了头:“有意思!”

此时他看许沐的眼晴都亮了。

许沐的情况张永华是知道的,听说这傢伙以前一直没什么文化,而且整个人呆愣愣地。

又听说这小子回来启明之后人就开窍了。

但是张永华没想到许沐这窍居然开的这么大!

“还有吗?”张永华继续问道。

其实,这观点已经足够让张永华犹豫一下在剧情里到底要不要出现马文才了,但是他还想要更多。

许沐想了想,没有回答问题,而是问道:“张导,我想问一下,按照林育森老师的剧本,祝英台和梁山伯合葬之后就结束了对吧?”

张永华:“没毛病。”

许沐举起手指:“那有一个问题啊,按照林育森老师的剧本,马文才是鬼,祝英台是鬼,最后梁山伯也是鬼了,大家都是鬼,是不是到地府还得重开一局啊?后面的剧情不交代万一遇上槓精怎么办?”

別笑,实际上如果真看了文献之后就会发现,人家林育森写的这个灵异版的梁祝剧本不算偏门。

许沐笑道:“我之前看了一下,梁祝的传说民间共有100多个版本,其中41个版本里写了梁祝合墓之后马文才是有操作的。”

“这其中有10个版本是马文才把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墓给掘了,有7个版本是马文才自杀追到了阴曹地府。”

家人们,谁懂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