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太爷爷,这桃山的符篆传承还真是令人艳羡,许多符篆我们云雾山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制作。”

比起云永竹来,云永柏对于符篆更为了解,他见到这场景,更是感慨不已。“那是当然,听闻这桃山黄家拥有一枚珍贵的母符,他们家族的制符师正是因为可以领悟母符,所以才能够将多种法术领悟,绘制成符篆,不过这也都是传闻,真假难辨。

桃山黄家靠着符篆在云州纵横发展了七百余年,就算没有母符,也有其他可以领悟符篆绘制,或者提升制作符篆成功率的宝物,因为桃山的修士近半数都是制符师。”

“应该是有什么宝物才是,不然桃山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修士都拥有制符师的天赋。”

云永竹虽然对制作符篆不甚了解,但母符的大名他还是听过的。

这母符其实就相当于炼丹或炼器的心得体会,并不是一张可以使用的符篆。

不论是一阶、二阶,甚至是三阶的制符师,只要能够时时领悟母符,就有几率将自己学会的法术刻画在空白符纸上,形成符篆。

至于一般的符篆传承,那只是少数几张没有加密的符篆,修士经过长时间的临摹刻画,才有一定几率形成符篆。

若仅仅只是随意购买来几张符篆,修士就可以简单照着刻录、绘制,那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制符师了。

不可否认世上有那种精才绝艳的人,就算加密过的符纂也能够破解,或者连同加密符文一起绘制出来,制作出一张可用的符纂。

但这种天才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就算绘制一张没有被加密过的符纂,也需要经过长时间临摹,才会有所领悟,有所收获。

不同的制符师制作、售卖的同一种符篆,其符文图案都会有所差别,因为每一位制符师做出的加密禁制和加密符文都不尽相同。

“应该不是母符才对,若桃山拥有此重宝,怎么还能在云州安然无恙的待了这么多年?”

虽然这个大衍修仙界整体呈现比较安定和谐,但这都只是表面现象。

若有修士家族拥有重宝,而且还被传扬出去,那自然会吸引很多的有心人前来抢夺。

“谁知道呢,这母符的传闻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既然这么多年时间桃山还在,而且还好好的,那没有母符的几率应该要大一些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