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第78章 巾帼枭雄78
陆逸凡的本事的确很厉害,尤其在鼓动人心这方面,而且陆逸凡不是简单鼓动百姓造反的,因为百姓一腔热血的造反,多半都是炮灰,很快就会被打散。
陆逸凡深知赵言欢有多在乎百姓,他如果为了谋划亦淼州就不顾百姓死活,赵言欢肯定不会高兴。
所以陆逸凡鼓动亦淼州百姓造反的方法,就是给亦淼州百姓讲南泽洲百姓的幸福生活,告诉他们南泽君对手下百姓有多好。
南泽洲百姓日子好过的传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亦淼州的百姓多少都听到过,有人信了,有人没信。
信了的人要么故土难离,只能羡慕着犹豫,但日子过不下去的就拖家带口的前往南泽洲,去了后日子过得怎么样大家也不知道,因为走了的人就没有回来的。
但不可否认,南泽洲在亦淼州百姓心理,是一片乐土,是个能吃饱穿暖的好地方。
所以当陆逸凡给他们描绘了南泽洲的好日子,再鼓动他们不如造反,把亦淼州打下来,让南泽君一起管理亦淼州后,无数百姓动心了。
百姓们日子过的太苦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却换不来温饱的日子太难了,他们不去想造反的后果会多么严重,也不去想失败后的结局,他们只想拼一把。
恰好百姓们想要造反的同时,房家家主也觉得时机到了,这乱世本来就该结束,为什么不能由他们房家来结束,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
很快,房家主就造反了,但房家主造反的同时,亦淼州的百姓也在陆逸凡的带领下造反了,不同的是,房家造的是朝廷的反,而亦淼州百姓造的是房家的反。
房家甚至没能把亦淼州全面掌握就被造反的百姓冲击的一团乱,很快亦淼州就乱成了一锅粥,为了避免百姓伤亡过多,赵言欢当机立断的出手了。
随便抓了个房家的人,找个房家人造反要攻打南泽洲,她要自保的名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整个房家连根拔起。
赵言欢出手的速度太快,大军压境攻城的时候,亦淼州守城的将军都没反应过来,特种兵们就已经登上城墙。
还不等守门将军决定是死战还是投降,城门就被城里面蜂拥来的百姓强行打开,过程中赵言欢这边死伤不超过十人,就算对面也没死伤多少人。
守门将军一看大势已去,干脆利落的带人投降了,反正南泽君仁慈,肯定不会乱杀人,他自问自己没犯过要杀人的死罪,也没欺压过百姓,肯定不会死,投降的毫无压力。
房家主宣布造反三日后就造反失败,赵言欢的士兵进驻亦淼州,开始四处巡逻,队列整齐的军队无声宣告着亦淼州变了主人的事实。
很快,房家的家底钱财和赵言欢给董冠的一封表忠心的信在两万特种兵的押送下,送往京城董冠的府中。
董冠得到赵言欢先斩后奏把亦淼州给拿下的消息后,还没来得及生气,就被赵言欢让人押送来,属于房家千年积攒的家底给收买了。
董冠不是第一次搞世家大族,他自己就是世家出身,世家面对皇权垄断官场的时候是铁板一块,但作为政敌互相下死手的时候也不少。
他一看就知道,赵言欢送来的这些金银财宝基本属于是房家所有家底了,就算截流也没留下多少。
一瞬间董冠所有不满都消失了,变成了对赵言欢的赞赏和满意,上哪里找这种忠心耿耿还不贪财的属下。
现在董冠不但对赵言欢满意的很,甚至还觉得赵言欢肯定是被房家欺负了,否则忠厚老实的赵言欢怎么可能会对房家动手。
而且动手后一分钱好处都没留,全送他这来了,赵言欢这亏可吃大了,这种忠心耿耿的手下可不能让人光吃亏没好处。
当然到手的银子董冠是舍不得给出去的,但他可以给赵言欢别的东西,所以董冠直接找到皇帝,参了造反的房家一本,同时把赵言欢这个南泽君夸了又夸。
很快,赵言欢就得到了皇帝的圣旨,南泽君平叛有功,加封为南泽公主,划亦淼州为南泽公主的封地。
赵言欢领了圣旨,拿了一堆好东西让传旨太监满意而归,还一再承诺会在皇帝面前为赵言欢多多美言,等传旨太监走了,赵言欢也陷入了忙碌之中。
房家虽然倒了,那些依靠房家生存的小世家,甚至寒门和商人们还没倒呢,赵言欢现在就在清理这些人。
她对欺压百姓的人是从不手软,只要查出有罪,直接推上断头台,宣布罪名后斩首,但无罪的她也绝不冤枉对方。
等赵言欢清理完,整个亦淼州就剩下两个小世家,一个寒门没有被清算,商户到是意外留下了一家大商人。
两个小世家平时虽然没有对百姓多好,但也没欺压抢夺过百姓田地,没有强行把百姓抓了烙印当私奴,小门也没有三天两头抬出门的尸体,在赵言欢看来属于没功没过的正常人家。
寒门是世家没落下来的,和万奇完全没落的家族不一样,底蕴还有点,虽然不是世家了,却不缺银子。
平日里百姓遭灾遇难的,都会主动施粥,而且不是作秀,粥棚一开就是几十个,能保证周围百姓都饿不死。
这家赵言欢不但留下了,还让家中子弟进入她开办的私塾学习,对方也聪明,知道进私塾不是读书的,是表明让他们加入赵言欢手下的。
谁不知道南泽君选官,都是从在她开办的私塾读书的人里选的,进赵言欢开办的私塾就相当于获得了通往官场的入场券。
同时获得这个殊荣的,还有被赵言欢留下的大商人,苏炳中。
苏炳中是难得在百姓口中有好评的商人,根据七月在百姓中的调查,发现每到灾荒年月,粮价上涨的时候,苏炳中都会放出价格比较便宜的粮食让百姓购买。
如果百姓还是买不起,也可以赊账拿粮食,等有粮食后多加两分利还回粮食就可以。
百姓只知道苏炳中是个好人,因为他灾年里他们才能熬过去,却不知道苏炳中在世家面前给百姓售卖便宜的粮食,就是在挖世家发国难财的墙角。
要做到这一点,他势必要返还更多的利益给世家,才能在保住百姓不饿死的同时也保住自己,是个有能力有善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