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殇倾子失踪
慧明禅师的心思,杨七自然明白。
无非就是担心佛门刚买下了鲲鹏骨骸,后面又冒出一堆鲲鹏骨骸。
物以稀为贵。
一头鲲鹏骨骸可以卖出天价,甚至可以炒成圣物,可是一堆鲲鹏骨骸,那就不值钱了。
佛门此番了大价钱, 从杨七手里购得了鲲鹏骨骸,自然不希望再节外生枝。
杨七正是因为了解慧明禅师这个心思,所以才答应的那么痛快。
一头蓝鲸,差点把他和近万将士弄的葬身大海。
除非杨七疯了,不然他绝不会再出海捕鲸了。
杨七又不缺钱,没必要为此去冒风险。
再说了,刚从慧明禅师手里弄到了一大笔粮食,杨七没理由去掀翻这个冤大头主顾的台面。
得到了杨七的承诺, 慧明禅师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行营。
慧明禅师一走,杨七背地里暗骂,贪心不足的老和尚。
从慧明禅师得到了杨七许诺的那天起,各处佛门运往燕国的粮食开始增多。
短短三日。
佛门承诺的三千万担粮食,如数运送到了燕国。
杨七隐隐乍舌的同时,派遣寇准去举行了一个盛大鲲鹏骨骸交接仪式。
自此,鲲鹏骨骸易主。
而这一日,从四处涌进港城的僧侣,多达万人。
杨七看着那成群结队的僧侣人群,更加坚定了自己压制佛道两门的决心。
港城的事情,就在鲲鹏骨骸易主的当日,告一段落。
杨七将港城的工作交接给了港城新任的官员,他率领着将士们,奔赴到了宋燕边陲, 押送着一千五百担的粮食, 返回了燕京城。
回到燕京城以后。
杨七当即批复了五百万担的粮食,送往了各军中,充当军粮。
解决了粮荒的问题。
燕国一切步入到了正轨。
燕京城内的辽人俘虏们还没来得及发动叛乱,就被那一车车的粮食, 将他们叛乱的念头扼杀在了萌芽里。
只要不饿肚子,燕国的任何一支兵马,对付他们那都是手到擒来。
纵然他们能够逃出燕京城,也讨不回辽国。
心黑的杨七在长城上,足足布下了燕国一半的重兵,其实力可以来回碾压他们好几次。
打消了叛乱心思的辽人,在监工的驱使下,开始一个劲的铸城。
燕王宫、政事堂、燕京城衙门,这三个地方是最先开建的。
沟通城内外的下水道,早已在冬日就挖掘好。
春日到了以后,就开始修葺。
古代的下水道,可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堪。
能工巧匠们设计出的纯石头修葺的下水道,简直能当防空洞用。
除此之外,对于燕王宫、政事堂等重要地方的排水,也做了相应的处理。
匠人们的设计很巧妙,在没有机电等一系列科技产物的帮助,他们愣是设计出了一套自动排水的系统。
整个燕京城都被归纳进了这个排水系统内。
据设计的匠人们说,只要燕京城遭到暴雨袭击,四门三千个龙头,就会一起往外排水,落入到燕京城内的雨水,会在第一时间被排出城外,根本不存在积水的可能。
当那一张排水系统的分布图和设计图摆放在杨七面前的时候,杨七都惊到了,并且当场任命了设计此图的匠人为工部大匠,享有一品官职的一切待遇。
杨七重视匠人的风声传了出去,闻讯赶来的匠人们络绎不绝。
他们所带来的东西,也深深的震撼了杨七一把。
面对众多能工巧匠,杨七果断的把他们吸纳到了自己麾下。
同时还决定了在大同书院,开设百工科。
然而,燕京城欣欣向荣的盛况,只是燕国欣欣向荣盛况的一个缩影。
整个燕国,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快速发展。
然而,燕国在一门心思向上爬的时候。
宋辽两国境内,却掀起了一场场的腥风血雨。
当日南国会馆内的一幕,在极短的时间内传到了宋辽两国。
宋辽两国掌权者,通过各种渠道,都清楚的掌握了当日南国会馆内发生的一切。
两国的掌权者都选择了沉默。
然而,这种沉默却没有持续多久。
短短二十日过后。
两国国内爆发出了一场场的惨案。
辽国境内。
饿到皮包骨头的暴民们,突然放弃了袭击官府和贵族,把矛头指向了辽国境内的寺庙。
一座座寺庙在暴民们冲击下,化成了废墟。
等到辽国朝廷的大军赶到的时候,暴民们早已逃跑的无影无踪。
在这一场暴民们暴动中,辽国境内近七成的寺庙,毁于一旦,被烧成了废墟。
这个时候的辽国朝廷显得很无能,他们派遣出了十几万的兵马,围追堵截。可是一直都抓不到暴民的踪迹。
辽国的这种小手段,自然瞒不住真正的聪明人。
至少瞒不住杨七,杨七在得到了潜伏在辽国的探子密奏以后,对此只评价了一句话。
“同一批人,玩着换身份的把戏,很拙劣的掩饰,但是很有效果。萧倬这个老女人,开始不要脸了……真可怕。”
反观宋国,虽然没有暴民出现。
但是各地却出现了不少的举旗造反的叛匪。
他们纷纷举起反宋大旗,扬言要效仿燕王嗣,瓜分大宋。
并且尊燕王嗣为天下共主,其地位等同于上古先秦时期的天子。
然而,出奇的是,这些个举旗造反的叛匪,没有人像燕王嗣那么好运,建立南国、燕国。
他们在从出现,到被剿灭,前后没超过一个月。
很多人都没注意到,在一场场剿灭叛匪的战斗中,一家家豪门大族、商贾人家,被牵连其中,抄家流放。
杨七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以后,足足愣了许久,才幽幽道:“赵德芳始终还是底气不足,不敢对佛道两家出手。他若是学一学萧倬,剿了佛道两家,所得到的钱财,足以弥补宋伐辽战败后的一切损失。
不过背后弄这些豪门大族和商贾人家的注意,很高明。
借着叛匪引人耳目,背地里却对豪门大族、商贾人家下黑手。
既不会引起反弹,也不会落人话柄。
只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干坏事的时候,抹黑我。”
“彭湃!”
“属下在。”
“派人去查查,谁那个家伙给赵德芳出的黑我的主意。”
“属下这就去查。”
派遣了彭湃去查背后黑自己的人。
杨七继续闷头批复书桌上的奏疏。
燕国如今可以说一日一变,杨七所要处理的政务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