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兄弟齐聚古北口
“呼……”
当所有辽人撤出了古北口以后,忽然吹起了一阵冷风。
猛然间,淅淅沥沥的小雪飘洒而下,没过多久,就变成了漫天鹅毛大雪。
雪下的很急,似是在催促着辽人快点赶路。
也似乎是在洗刷这片充满了血腥的大地。
“速速赶路!”
辽人见了雪, 就像是见到了山崩海啸一样,满脸的惊恐,互相催促着往上京城逃去。
辽人逃到了十里地外以后,杨七才冒雪在众人陪伴下,踏上了古北口。
古北口是长城上的一座要塞,却并不那么出名。
但是它所处的位置, 决定了它在长城上担任着重要的职位。
古北口位于居庸关和山海关之间,是沟通两座关口的桥梁, 也是辽人南下必经之道。
如今, 这一座并不出名,却至关重要的关口,落在了杨七手里。
从杨七踏上古北口的那一刻起,就标志着燕云十六州,自此以后,归属杨七所有。
大宋图谋了多年的燕云屏障,辽国仰仗了多年的粮草基地,从这一刻开始,就再也跟他们无关了。
他们想要在燕云十六州这片土地上再做任何事,都必须经过杨七同意。
这就是杨七的权柄,也是杨七靠着双手,打出来的话语权。
“嘎吱嘎吱……”
杨七一行到达了古北口关口上的城墙上的时候,大雪已经在地上落了一层, 厚厚的, 踩上去嘎吱作响。
“呼……”
杨七背负双手,吐出了以后白气, 望着远去的辽人的兵马,长叹了一声,“可惜……终究还是没有留下耶律休哥和韩德让……”
杨七身上穿着一件裘皮,头戴四方帽,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可是他嘴里说出的话,却足以震动天下。
杨大在杨七身侧,会心一笑,“迟早还有机会的……”
杨七苦笑着摇摇头,“潜藏在辽军中的探子传来了密信,耶律休哥内伤难以痊愈,已经卧病不起了。而从古北口到上京城,路途遥远,又加上严寒已至。
以他的伤势,在这种天气颠簸前行,未必能够抗的下来。”
站在杨七另一侧的杨二认真道:“那岂不是正好,少了一个心腹大患。”
杨大身后的杨五闻言,没好气道:“那可不行,耶律休哥想死可以,但是绝对不能死的那么容易。”
杨三感慨道:“五弟和七弟,怕是还没有对复兴关外曾经那一战释怀。”
杨大回头看着杨三,认真的道:“我也释怀不了……不过我赞成七弟这一次的做法。”
杨六从后面走了上来,点点头道:“为了一己怨恨,舍去数十万将士的性命跟辽人血拼,划不来。我们首先是将军,其次才是报仇的男儿。”
一众的兄弟听到了杨六这话,纷纷点头认可。
为了报仇,拼着数十万将士的性命,确实划不来。
辽国就在哪儿,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辽国,将会变的更加虚弱。
当南国钱行在辽国遍地开的时候,辽国依然会成为杨七的掌中之物。
这就是杨七和萧太后和谈的时候,给萧太后挖的坑。
萧太后想出了一个监管的对策。
可是监管真的对南国钱行有用吗?
只要不参与管理,不真正的深入学习,萧太后想要真正的弄懂南国钱行,监管南国钱行,无异于痴人说梦。
杨七可是明确的跟萧太后强调过,南国钱行如果没有触犯辽国的律法,辽国绝对不允许对南国钱行出手。
这就等于南国钱行从一开始,就套了一层保护伞。
而南国钱行想要在辽国搅动风雨,又何须去触犯辽国那简陋的律法?
“放心吧!我迟早会弄死耶律休哥,为死去的辽地汉民报仇的。”
杨七感叹了一句。
兄弟几个频频点头。
兄弟六人凑在一起,聊起了以后的规划,其余人站的远远的,让他们兄弟单独待在了一起。
杨家六子站在古北口的关口上,其余的数万将士在他们百丈开外躬身等候着,形成了一幅绝妙的画卷。
或许到了多年以后,很多人回想起这一幕,都会感慨万千。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啊……”
杨五难得的拽了一回文,话音刚落地,就遭到了其他五位兄弟拳脚相加。
揍过了煞风景的杨五以后,杨大岔开话题道:“五弟的话有些不合时宜,七弟才情高涨,诗文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今日应景作一首如何?”
“这个好,某镇守在南国多年,已经许久没听过七弟吟诗了。如今回想起七弟当日在汴京城长乐坊吟诗,某心里还是很激动。”
“二哥说的有理……”
“……”
哥哥们凑在一起当捧哏,杨七自然不能落了几位哥哥的面子。
心里暗骂了一句。
你们几个大老粗,懂个锤子诗文。
嘴上却幽幽吟出了一首长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这一首杨七曾经在长乐坊上未曾吟完的长词,如今再次被杨七提起。
此情此景,站在长城之上,再次吟出这一首词,非常应景。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这天地间,再也无人能够凌驾在杨七头上,也不用担心因为说错话而被定为反贼。
所以杨七毫无顾忌的吟出了这首词。
虽然略过了一句,但是却依旧难以掩饰这一首词的大气磅礴。
吟到最后,杨七胸中仿佛装下了整个天下,豪气冲天。
其声震九霄,再古北口外的旷野上经久不衰。
自此词出世以来,能吟出此词中豪气的人少之又少。
或许只有真正会当凌绝顶的时候,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这一首词中间的豪气。
杨大一行人不懂诗词,但是他们依然听懂了这一首词里面的豪气。
震惊之余,他们很捧场的再那个鼓掌叫好。
“还是七弟厉害,这一首诗,应情应景,又不失豪气,好诗,好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