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赵光义苏醒

沙哑的声音里带着些许虚弱和温怒,却又极具威严,像是刀枪齐出,杀意凌然。

耶律郎铮听到了这声音,眉头皱成了一团,他看向垂拱殿后方, 冷声低喝,“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口出狂言?”

李昉、毕士安听到了这声音,似乎猜到了什么,脸上闪过了一道狂喜,二人轻蔑的瞥了耶律郎铮一眼, 然后目光热切的向殿后看去。

二皇子听到这声音,脸上的狂喜难以掩饰,软弱的他似乎看到了救命的稻草, 离开了龙椅,飞奔向声音传来的地方。

二皇子三人的反应落在了耶律郎铮眼里。

耶律郎铮心里咯噔一下,脸上闪过一道骇然的神色。

他又不傻,自然能从二皇子三人的神色中猜出一些东西。

更何况,能在这宋国垂拱殿上如此大放厥词的,恐怕只有一人。

难道宋帝……醒了?

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宋帝真要是苏醒了,他这一趟宋国之行的目的,恐怕要泡汤了。

明明目的快要达到了……

耶律郎铮不甘心的看向了后殿方向。

在众人注目下。

四个宦官抬着一张软榻从后殿走出,大皇子小心翼翼的伺候在软榻边上。

软榻上,坐着一个中年男人。

穿着一件明黄内衬,身上披着一件衮服龙袍。

软榻上的中年男人刚刚苏醒,脸色有些发白, 病态十足, 但是他目光凌厉,眉宇间充满了杀气。

一张面孔, 不怒自威。

二皇子扑倒在了软榻前,喜极而泣, “父皇……”

一声轻呼,饱含了千言万语。

赵光义侧躺在软榻上,伸出一只瘦的只剩下骨头的大手,缓缓移动到了二皇子脑袋上。

“啪!”

大手下移。

一个巴掌落在了二皇子脸颊上。

二皇子的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肿了起来。

“父皇?!”

大皇子吓了一跳,惊呼了一声。

二皇子捂着脸颊,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赵光义。

赵光义凌厉的目光落在了二皇子身上,声音沙哑的道:“我赵氏江山是打出来的,不是妥协出来的。当年朕继位的时候,南有吴越,北有北汉。朕若是对他们妥协,何来这惶惶江山?

如今我大宋厉兵秣马,控弦之士百万,收复燕云十六州,指日可待,为何要跟辽人妥协?

要妥协,也是辽人跟我大宋妥协。”

二皇子惭愧的低下头,“儿臣知错了。”

赵光义收起了凌厉的目光,眼中多了一丝柔和。

“去一边跪着。看看朕是如何应对这辽使!”

二皇子乖巧的在殿内找了一个不太显眼的地方跪下。

赵光义敲了敲坐下的软榻,四个宦官会意,抬着他到了龙椅前。

赵光义坐定。

李昉、毕士安齐齐施礼。

“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辛苦两位爱卿了。”

赵光义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站在一边。

李昉二人识趣的退到一边。

赵光义目光再次凌厉,落在了耶律郎铮身上。

耶律郎铮感觉到自己像是被一头猛虎盯上,背脊上感觉有一丝凉气蹭蹭往上冒。

他浑身僵硬,犹豫再三,还是底下了他高傲的头颅。

“辽国使臣耶律郎铮,参见大宋皇帝陛下。”

眼前这个病殃殃的中年男人,可不是二皇子那等能随意欺负的角色。

从他登基到现在,短短八年时间内,已经先后向辽国发起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

而且他一直都处于挑起战端的一方。

虽然两次惜败,可是他征讨辽国的决心从未动摇。

因此,耶律郎铮很清楚,他威胁二皇子的语言,在这个人面前,没有任何威胁性可言。

诚如他刚才从后殿出来时候的那一句。

“那就打!”

他不会随便说说。

辽国要是真的要挑起战争,他绝不会畏惧战争。

赵光义这个皇帝虽然劣迹斑斑,但是对外的态度却异常的强硬。

即便是打不过敌人,他依然敢不断的跟敌人血拼。

因此,辽人心里,对赵光义还是有几分畏惧的。

赵光义眯着眼,盯着耶律郎铮,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你们辽国,要挑起战端?”

在赵光义的虎目注视下,耶律郎铮感觉他额头上的汗都快落下来了。

赵光义毕竟是个男人,积威甚重,远比辽国萧太后那位雌凤,更具威严。

耶律郎铮硬着头皮道:“贵国擅自侵入我辽国疆土,屠戮我辽国兵马十数万,掠夺牛羊无数,更是炸毁了我辽国的铜台关。

以上种种恶行,皆是贵国军卒所为。所以,挑起战端的应该是贵国,而不是我辽国。”

听到了炸毁铜台关,赵光义明显的眉头一拧。

能炸毁铜台关这种雄关的,唯有杨七手里的火药。

赵光义愤恨一切跟杨七有关的东西。

但是在辽人面前,他绝不会说出此事。

他没必要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杨七虽然是他的心头大患,可是归根结底,杨七始终是汉家苗裔。

面对辽国,必须一致对外。

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是赵普说的。

赵光义以前非常赞同这句话,也是按照这个说法做的。

但是在面对辽国这个大敌的时候,他并不认可这句话。

因为有一位比赵普更早的先贤说过。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杨七只是赵光义身上的顽疾,辽国才是赵光义的心腹大患。

赵光义嘲讽的看向耶律郎铮,“去岁冬日的时候,可是你们辽人先侵入到我们大宋境内的。”

耶律郎铮咬了咬牙,争辩道:“我辽人皆以放牧过活,偶尔有一两只牛羊跑到了大宋,难道我们就不能过来找?”

赵光义冷冷的笑道:“朕记得,当初朕问你们辽国讨要燕云十六州,却被萧太后严词拒绝。她当时告诉朕,你辽国占去的,就是你们辽国的地盘。

那么,朕今日也原封不动的把这句话还给你们。

到了我大宋的东西,就是朕的东西。

谁敢动,朕必诛!”

耶律郎铮红着脸,低吼道:“外臣曾听闻,大宋乃是礼仪之邦,向来以理服人。难道你们宋人就是这般讲理的?”

赵光义坐起身,淡然道:“朕也想跟你们辽人讲理,可是你们辽人却不讲理。”

赵光义强硬的态度让耶律郎铮恼羞成怒,他质问赵光义,“这么说大宋皇帝陛下是不愿意就铜台关一事,给我们大辽一个交代?”

赵光义讥笑道:“朕还没听说过,打赢了贼人,还要给贼人一个交代的。”

“好!”

耶律郎铮怒不可执,他大声咆哮,“那么贵国就等着我大辽南院大王耶律休哥,挥兵南下,亲自讨要一个公道。”

赵光义单手拍在了案几上,朗声笑道:“朕就怕他不来!”

耶律郎铮拂袖,转身就走。

赵光义抬眼瞥了毕士安一眼。

毕士安一愣,当即开口道:“蛮夷就是蛮夷,一点儿礼数也不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