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在旁边听着,无言以对。他是无神论者。

坚定的无神论者。

完全不相信这些。

五月的天,本来就多雨,关龙什么事儿?

不过,这个巧合,也并非坏事,至少为自家的鱼塘,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鱼……庆幸。

秦洛先前之所以雕刻这条龙,既有磨练技艺的心思,也有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但……

要想鱼塘彻底在村里“健康发展”,这,还是不够。

第二天。

村委的大喇叭里,响起大伯的声音,召集全体村民开会。

秦洛也在现场。

看着村里的各种资料。

金章村,前年人口普查时,一共一百零三户人,共有三百九十六人。

去年一年,有十二户,搬走了,户口都迁走了。

户口只剩下九十一户。

人数,也只剩下三百七十八口人。

根据大伯的摸底统计,现在留在村里的,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一百人,大都是五十岁以上,或者身体不好的。

以及十来个跟着爷爷奶奶的留守儿童。

全村的壮劳力,几乎全都出去打工了。

地,都荒了很多。

辛辛苦苦种一亩地,一年到头,除去化肥,农药,种子,能落在手里的,也就三千块钱左右,最多不超过五千。

还得搭上全年的辛劳。

外出打工,这差不多只是一个月的收入。

人,都是跟着钱走的。

听到喊声,村民们陆陆续续过来,在以前搭的戏台子前,聊着闲天。

感觉人差不多了。

大伯拿着麦克风,咳了两声,清清嗓子。

“今天说两件事啊。”

“第一件,那个鱼塘大伙都看到了,不瞒大家说,是我家小洛,投资了二十万挖出来的,准备投放鱼苗,接下来准备吸引城里人,来咱村里钓鱼,带动经济。”

“以后要是发展起来,人多了,需要有人去那里看鱼,每人每天按一百块工钱算,轮着来啊,家家户户的排队,权当给大家添个买菜钱。”

“还有就是……小洛说了,鱼票。等鱼长大了,每一户,每个月,可以领两条鱼啊,按月算,不能预支啊。年底四条。也就是说,每户,一年发26张鱼票。权当给咱村里的老人敬孝心了。”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鱼死了,养赔了,那就不发了啊。”

“这是第一件事!”

大伯中气十足。

这个方案,是他拉着村里几个“带头人”,以及秦洛,一起制定出来的。

全村就这么点人,发几条鱼,不算什么。

要是这里真能打造成一个知名钓点,那“卖鱼”,都大可不必。

……

顿了顿,又开始说第二件:“种树!”

“小洛包了一座山,每年给村里交十万块,要种树。村委会已经同意了啊,也报给镇上了。”

“植树造林,这是好事。”

“树苗陆陆续续就会运过来,需要雇人种树,这活儿不重,有人想干的,来我这儿报名啊。”

“种一棵五十。”

“现在是五月份,半年后,树苗没死结账,死了的不算钱啊。”

龙脑香樟的事情,秦洛已经请农科院的教授下来看过了,就在他雕那条龙的时候。

当时秦洛没空,是大伯全程陪同的。

教授勘察了各种条件,日照,温度,气候,水文,土壤,病虫害,忙活了好几天,最终圈定一片山头,说可以种。

于是,现在就开始大搞。

龙脑香樟的经济价值,无需多言。

这笔生意,肯定是赚的。

说句难听的,哪怕树苗死了九成,活下来一成,都是赚的。

……

秦洛不是圣母,不觉得村里都是好人,没有一个捣乱分子。

但他也没把人都想象成坏人。

更不会因此放弃做事。

制度很重要。

只要制度定好,便基本上能杜绝这种情况发生。

以及,还有大伯的威望,以及村里几个“带头人”,都笼络好。

把风险降到最低。

先干起来再说吧。

做这些事,自己赚大头,也能带动村里人增收致富。

即便全亏了,也亏不了多少钱,最多三十万,自己制香,不到两个礼拜,就赚回来了。

代价完全承受得起。

这就像是开个公司。

或许会赔,但万一赚了呢?

连开都不敢,永远不知道,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

……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