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出发!奥尔特云

两周后,燧人号如约悬停在星港的边上。

它的舰身长度来到了十五千米,几乎是隼鸟号的二十倍,动力系统采用双重化配置,拥有最新的离子推进器和冷核聚变能源的无工质发动机,控制系统方面,搭载了小型量子计算机,为了保证航行的顺利,茂将自己百分之三十的意识体转移到了燧人号上的辅控。

船身采用了轻便的塑钢材料,在减轻舰船重量的同时又保证了舰体的强度,大型先进护盾360°无死角覆盖了船身,只要不被击穿,就不会进入肉搏战的阶段。

燧人号是地联技术的集大成者,它接过了隼鸟号的使命,成为了第二代星海舰队的领航员。

一齐随它试航的还有二十艘护卫舰。

如今地联的护卫舰总数来到了五十艘,全都配置了离子推进器和x激光武器。

虽然为了维护舰队,地联的能量收支方面有些吃紧,但总体还是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接下来的扩张就看超空间引擎的研究成果了,如果成功,地联就可以在外星系建立工程开采站和星港,就地扩建舰队。

指针来到地球东八区时间上午九时。

在千万人以及欧罗巴七号的注视下,燧人号启动了冷核聚变发动机,向着柯伊伯带外的奥尔特云掠去。

这次试航的最终目的地是奥尔特云中的重力井,地联要收集在稀薄的星际空间中的航行数据,以便日后更好的改良舰队。

燧人号指挥室中的李玉夫下达了一条最重要的星际准则,“随时保持阵型,确保参照物正确,否则会迷散在星际空间中。”

“外面可没有太阳系这么热闹。”

他用了太空军中最常用的名词,热闹。

这个比喻高度浓缩了宇宙和星系间的关系。

如果把宇宙比作一个超大的夜晚,那么星系就是夜晚中的火把,空间中存在的物质粒子则是一个个火把的亮光。

拿太阳系举例,将视角拉至一光年的比例尺,就可以看见太阳系与周围的深空有一圈明暗交接的地方,圈内亮,圈外暗。

这个圈就叫做日光层,八大行星,柯伊伯带全都在日光层之内。

粒子由太阳风裹挟着,抛撒在日光层中,速度可达400公里/秒。

过了日光层后,太阳风速度逐渐减慢,直到0为止。

过了0的这个点,外部就属于星际空间,这里的物质少的可怜,指甲盖大小的空间里才有1至2个原子。

在地球上,即便是纯净水,同样是指甲盖大小,数量可是3.35x10的22次方。

所以迷失在星际空间中,就像在寒夜里迷了路,不走到下一个火把的光亮里迟早要冻死。

而火把间的距离在宇宙中都是光年起步。

燧人号带领着二十艘护卫舰启航,越过了柯伊伯带,身后太阳光辉逐渐变暗,直至完全消失。

他们到达了日光层的顶端,再往外就是奥尔特云,一个包裹着太阳系的球状云团,里面都是50亿年前形成太阳系的剩余物质。

这里是时间遗忘之地,不存在恒星,行星。

几十亿年的时间以来,唯有一些彗星默默地在黑暗中按着既定的轨道运转。

大多数不可被地球观测,仅有少部分幸运儿的轨道会进入太阳系,经过千万年的跋涉,成为某颗拥有名字的彗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