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血债累累
第147章 血债累累
堵了许久,车流终于动了。
“瀚文哪,想什么呢?”
一旁的老朱递上一瓶矿泉水。
姜瀚文接过水,看向窗外,这才发现天已经黑了,路上的车辆全都开了灯,国道上排成了一条闪亮的光带。
开车的刘名扬今天很是反常,平时最话痨的居然一路上没怎么说话。
“姜哥,主任打过招呼的,你在想事情的时候不准我们打扰,毕竟你是我们的最强大脑啊。”
刘名扬冲着后视镜挤挤眼,不说话可把他憋坏了。
老朱嘿嘿一笑。
“怎么样,有什么头绪没有。”老朱说是不着急,那是假的。
心里跟着了火似得,这案子不同于以前办的陈年旧案,迟一天早一天都不打紧。
这凶手现在还在逃,指不定现在已经再次犯案了,由不得他不着急。
现在除了各地警方拉网排查,加强基层警戒巡逻。
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眼前这位已经传得神乎其神的警界预言家。
“老朱,着急也没用,我要是胡诌一个凶手,你敢信?”
姜瀚文摆摆手。
“信!伱现在就从路上随便拉个人过来说他是凶手,我们都信。”
“姜哥,你现在是金口玉言,谁敢怀疑?”
老朱和刘名扬这话倒不是夸张,
别人的话可以不信,姜瀚文的话在警方现在已经约等于言出法随了,他的威信是一场又一场实战打出来的。
他要是真随便拉个人说是凶手,哪怕这个再不可能是凶手,警方也肯定会立马把人拘起来,先查个底朝天再说。
“行吧,反正这样走走停停,时间还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姜瀚文喝了口水,把卷宗里凶手对自己经历的口述娓娓道来。
“那是一个生在贫困之家的小孩”
车上两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小刘立马单手扶着方向盘,另外一只手掏出录音笔。
预言家发动了,绝对不能错过。
故事继续——
男孩刚考上高中那年,他的哥哥需要盖房,村里给他哥哥划了一片宅基地,哥哥欢欢喜喜地购置了盖房所需的东西,请人看好了黄道吉日,动手盖起房来。
可盖房工程刚刚开始起步,村里一家势力较大的人家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也要在这块地方盖房。男孩的哥哥当然不让,两家为此打起了官司。
经多次找村委会干部调解,最终仍不了了之。
后来,对方见不能强占这块地方,为了不让男孩的哥哥盖成房子,硬是在这块地上挖了个大坑。
对当时发生的这些事,男孩无能为力,也不好说什么,但却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抹不掉的痕迹,用男孩的话来说,经历幼年时的种种遭遇,“我感到这个世界上很多事儿太不讲理了“。
“不讲道理,这是凶手被捕之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姜瀚文摇摇头,继续说道。
男孩的家离县城只有十五六公里远,但直到初中毕业他还没到县城去过,他所见到的全部世界就是周围灰褐色的村庄,他所经历的全部生活就是一天到晚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他所留下的很多记忆都是暗淡的、没有任何色彩的灰色记忆。
高中时,男孩爱上了文学,这以后,他的语文成绩一直比较好,后来,虽然中途辍学,但他的写作还是有一定的基础。
凶手落网后,曾在狱中写过回忆录,第一部分的题目是《乡愁》,这部分主要是记录他幼年时对家乡留下的印象,一开头写道:“我们村子的西边,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小河上边,有一座桥,那座桥给我留下了屈辱的记忆……“
男孩小的时候不仅喜欢画画,而且还喜欢文学。
如果他生活在一个条件好一点的家庭,爸爸妈妈会为他萌发的绘画天赋欣喜不已,会为他刚刚显露的文学细胞而感到自豪,千方百计培养他,想方设法帮助他,为他提供成为画家或文学家的机遇和条件。
如果这样,也许今天的他至少不会是一个人人喊诛的杀人犯、遭人唾弃的丑恶化身。罪恶的根源还是贫穷落后和缺乏教育,这些东西像是一块巨大的土坯,牢牢地压在男孩这个刚刚钻出地面的嫩草芽儿上面,把它压得弯弯曲曲、七扭八歪。
由于这种心理的萌发和膨胀,把他变成了一个畸形儿,形成了和常人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和方法,慢慢地嬗变成了一个冷血杀手。
初三那年,15岁的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镇中学的高中班。离家远了,离亲人远了,他仍是整天一个人默默地独处,一副老成稳重的样子,不苟言笑,从来不和别的同学打交道。他的模样老是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这时的他,逐渐成为一个孤独型少年。
原先读小学时,学校离家近,男孩放了学都是回家吃饭。那时,尽管家庭生活不好,但每当放了学回到家里以后,母亲总会做好了饭等着他,别管在家里吃得多差,母亲终归会让他填饱肚子,而且总会有母亲做的热汤喝,感受到的是家庭的温暖。
上初中后,因无钱吃学校的食堂,每顿饭要往返三公里的路,他时常迟到。为了不迟到,后来他就寄宿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表爷家,而这个表爷家能提供住宿,没有人帮他做饭,他只好背上柴米在表爷家自己做饭吃。
上了高中以后,离家有四公里多路,再回家吃饭就更来不及了,销也相应大了一些。学校为方便学生生活,开设有大食堂,其他同学大都在学校食堂买饭吃,男孩不行,他家里连买作业本的钱都没有,哪里有买饭的钱?只能自己动手煮野菜吃或者烧饭吃。
可是,学校只有大食堂,没有为学生准备开小灶的地方,烧饭到哪儿去烧呢?
刚开学的几天,男孩只有吃从家里背来的凉馍,喝点开水充饥。每到学校开饭的时候,男孩看到别的同学都高高兴兴地从学校食堂买了饭,吃得有滋有味,他自己却躲在一旁吃凉馍,心里就有一股说不出的酸味,更感到自己低人一等。
星期天回到家里,他埋怨父亲为什么把日子过得这样穷?还说,要是再不能解决吃饭问题,这个学他就不上了。
父亲说:“娃儿,你兄妹几个没有一个识字的,就数你聪明,有出息,是咱们家唯一上高中的人,你无论如何要坚持把学上下去,只要你愿意上学,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应你!“
少年冷笑道:“你光是口头上说供应我上学,我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你让我怎么上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