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前者能够进学读书,家中就算再贫寒,供得起子弟念书就已经胜过了许多人,后者能在天子脚下干活谋生,那混的再差,也能填饱自个儿的肚子。
即便是京中的乞丐,借着路人随手赏赐的一两文钱,再沿街讨点儿剩饭,不到数九寒冬受冻饿,也勉强能活。
离开了京都下到郡县,百姓们的生活水准立刻下降了一大截,家中有几亩薄田都算好的,很多人连属于自己的田产都没有,只能租种官田或者佃了自己,期待老天赏脸风调雨顺,来年交完租子之后,还能有点剩余,可以养活一家子。
还有许多战争孤儿,年纪都在十五以下,想去给人干活都没人要,长得好看或者稍微强壮的还勉强能被大户人家挑选回去做奴仆,剩下那些就只能被官府收进养济院,靠微薄的救济粮以及富户偶尔的慈善捐赠活命。
然而养济院只收容六十以上的孤寡老人和十五以下的孤儿,不在这个范围的,只能自生自灭,官府也无力有支出无进项的白养活那么多人。
而一郡一县的主官,都希望自己治下的养济院里,收容的人口越少越好,因而这次除了大部分符合青卫招募要求的乡绅子弟和百姓子弟之外,官府也试着向六皇子推荐了一些年龄和健康状况勉强合格的养济院孤儿。
当然这部分孤儿官府也不是乱推荐的,而是都查明了根底,他们的父辈都曾在军中效力,只是运气不好,尚未立下足够换取田产的功勋就牺牲了性命,偏偏家中老人亡故,妻子也死亡或改嫁,留下的孤儿才会被官府收容进了养济院。
啊这不相当于烈士后代么?傅雪辰连忙问:“养济院里这样的孤儿多么?”
“年龄适合的不多!”傅玉辰也同情那些孤儿,道:“成年的都离开了,听说大部分还是入了伍,毕竟有他们父辈的从军记录,军中会比较乐意接收他们,剩下的很多都还小,起码得在养济院里长到十五岁,才能出去找份活计养活自己。”
傅玉辰看了看傅雪辰又道:“你建议我们尽量招募识字的,可惜养济院里没有合格的教书先生,孤儿们全靠那些超过六十岁的老人们教授,而老人们顶多识得几个字,几乎没谁是念过书的,也没精力教授什么,因此孤儿们也大都不识字。”
“那你们就很麻烦了!”傅雪辰叹气:“总得找人教会他们识字吧?”
傅玉辰点头:“是有点麻烦,但也不是不可以处理,圣上给我们在西山拨建了单独的青卫营营房,如今人全在营里,有人管理他们,其他事后面我会安排的。”
“养济院也有女孩子们吧?”傅雪辰想想又问。
“当然有!”傅玉辰不知道她为什么问这个:“不过女孩子们在养济院里有另外居住的院子,我们没有见她们的理由和必要。”
傅雪辰却心中有了新主意,她觉得自己怂恿公主建立的女校,完全可以把养济院的小孤女们也想办法囊括进去,甚至不满七岁的小男孩也可以惠及……
思考间,傅雪辰关心傅玉辰的行程:“那你明日是进宫学呢?还是去青卫营?”
“刚回来,自然要先进宫学,怎么了?”傅玉辰反问。
傅雪辰很开心的就拿出了已经准备好送给芷苓公主的那幅画,顺便还有一封询问女校筹建进展状况的问安短信,打包一齐交给了傅玉辰。
“这里边是什么?”傅玉辰看不到外边封了蜡漆印的画作。
“是我给公主的回礼,一幅画。”傅雪辰嘱托道:“你进宫学的话,就有机会见到公主了,我想拜托你帮我把这幅画还有信,都交给公主。”
“可以!”这是顺手的小事,傅玉辰答应了。
当然身为外男,即便未成年,傅玉辰也不打算私自去求见公主,因而次日到了明德堂,他瞥一眼堂后隔开课堂的屏风,便将傅雪辰交托的东西先递给了六皇子。
“这是什么?”玧祚不解。
“是舍妹回赠公主殿下的一幅画,以及一封问安信。”傅玉辰坦诚相告:“能否请托殿下,替舍妹转交公主殿下?”
“自是没有问题!”玧祚也答应了。
中午,玧祚果然拿着傅雪辰请托转交的东西逮着空儿到后头见到了芷苓公主。
“六哥!你终于回来了!”芷苓公主见到玧祚这位长得最好看的哥哥也很开心,趁机问候了两句,随即疑问:“六哥是特地来看我的?”
玧祚朝她扬了扬手中的东西:“是你雪辰姐姐托我转交给你的东西,说是给你的回礼,听说是一幅画?”
“她真送我一幅她画的画啊!”芷苓公主惊喜又好奇,等不及的接过东西去,信件先放一旁,立马撕掉蜡印,将那幅画展了开来。
听说这竟是傅雪辰亲手所画的画,玧祚也不由好奇的探首看了过去。
感谢喜穿黑衣的白帽、金梦梦、陪伴、梦凌无痕等书友月票支持!感谢祈与书友打赏支持!感谢诸位推荐支持!考虑了一下,还是会斩掉一些比较不重要的枝节,不会影响故事的主线,还会使情节更紧凑些,不至于太水,谢谢诸位建议!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