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都行动起来了(感谢 Rf星辰树的月票)
更别说之后还会有平民成药、富人补药要做。
而且,今年年初之时,长安城的人们通过各坊的坊正就已经知道今年十月的万寿节是武帝整寿,不仅要大办,而且为了庆祝在南地战争的胜利(也就是李大郎在外所参加的对占国的局部战争),要大开万国来朝的盛事!
如此来说,离着长安有些距离的州府,提前几个月来长安,等着观看万国朝会这般盛事,其实也是很合理的。
这会子,李三娘带着秋香和宋茯苓和孙医正、宁医正三人一起等在崇文馆的大门外。
他们在等的人就是工部的郎官。
这长安城第一届医师交流大会已然定下就要在下月初八于崇文馆的那往日里给众学子讲学的大殿里头开展。
可这毕竟是讲学的地方,若是想要开医师交流会,有些布局就是要改改的。
这不就得联系工部的人找工匠赶紧修改了么?
工部江侍郎身后跟着两个郎官并十几个匠人,一行人急匆匆的往崇文馆这边赶。
与李三娘他们所站方位的对面,是一脸不虞面色的崇文馆郎官。
李令史领着韦典史并三个直学士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看着对面的李三娘他们。
“若不是圣人下令,这般圣地,哪里容得医师这般人等进来?”
李令史心里是不痛快的,他身为崇文馆的令史,一直以自己所在而清高自傲。
可这回太医署要举办什么交流会,没有场地,竟是把主意打到了崇文馆来了。
要知道这崇文馆可都是皇亲国戚以及长安城里高官家的子弟在的。
在李令史心里,这地方可高贵着呢,哪里是低下的医者能来的地方?
心里再是不愿意,面对来自大唐最高统治者武帝的命令,李令史还是不敢反抗的。
毕竟,当初在大朝会上,太医署王署正在百官面前提起医师交流会此事的时候,就有文官站出抵制来的。
可当时就被李三娘的三言两语给怼了回去,用李三娘的话说就是:“人吃五谷杂粮,怎可能不生疾病?
再有,国战之时,保卫大唐的是将士们,可救了将士们的性命的可是太医署的医师!
如此,谁敢说医师没资格进崇文馆?”
更别说,当时就有不少武将出声赞同李三娘的话,后来武帝更是直接一锤定音,就敲定了要在崇文馆借场地举办这医师交流大会来的。
因此,崇文馆上下,心里那是再不舒服,脸色是再难看,也不敢说一个不字的。
感谢 rf星辰树投了8张月票,十分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
大唐官学,号称“六学二馆”,
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
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崇文馆(原称崇贤馆)。
这是大唐的最高学府,不过崇文馆设立于贞观十三年,在贞观十一年,长安只有一个弘文馆而已。
崇文馆又是唐代的贵族学校,为皇太子读书之处,学生均为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新唐书》
——
以上来自互联网
有关唐代官学教育体系,我会贴图在书友圈,感兴趣的去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