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香江国商突然涌出25亿港币的无记录债务。

在港府财政司再次强调不会给香江国商做担保后,此前有收购意向的银行全部打了退堂鼓,香江国商能否顺利出售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元昊带着兴元银行的总经理周大维以及大批工作人员拜访了港府财政司,开始正式商讨接手香江国商的事宜。

财政司长翟克诚没想到峰回路转,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他们的到来。

会议室里,翟克诚忍不住率先问道:

“刘生之前对香江国商没什么兴趣,为什么现在其他人都退出了,你反而主动前来?”

“我只是不想看到香江市民因为国商事件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之前有人愿意接盘,我自是无所谓的态度。现在没人敢碰,那就只能我来了。”

翟克诚等一众港府官员面面相觑,这个逼装的太大义凛然,太高大上了。没说的,只能先拍了一阵马屁,大赞刘元昊是個有社会责任感的商人。

马屁拍完,翟克诚才组织了语言谨慎的说道:

“现在香江国商已经出现的无记录债务是25亿港币,港府是不会为香江国商做担保的,这一点希望刘生明白。”

“这个我自然清楚,如果港府愿意担保,前面几家银行只怕早就已经谈妥了。”

翟克诚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只要不是要求港府做担保,其他条件都好商量,早点处理掉这个包袱,也能尽快挽回港府的声誉。

他对着旁边的官员示意了一下,

“把香江国商的资料拿给刘生。”

接过资料,刘元昊转手交给周大维,要他审核一下香江国商除了无记录债务之外的坏账。

周大维仔细查看了一遍资料,发现除了25亿的无记录债务,香江国商的坏账加起来接近30亿港币,但香江国商的各种资产加起来也能值个20亿港币。

也就是说,香江国商的账面亏损实际只有10亿港币,这也是之前那么多银行对香江国商感兴趣的原因。

听完周大维的汇报,刘元昊沉吟了一下,对翟克诚说道:

“只要港府答应我一个条件,不管后续是否还会出现无记录债务,我都可以接手香江国商,而且不用港府做担保。”

翟克诚大喜,激动的说道:

“只要不用港府做担保,其他的条件都好商量,刘生尽管说。”

“我记得85年的时候港府接管了海外信托银行,只要港府答应将这家银行以20亿港币的价格卖给我,香江国商我立刻就可以接手。”

前世港府接管海托银行后,用了8年的时间苦心经营,才终于将海托银行扭亏为盈,然后以44亿港币的价格将其出售。

现在刘元昊直接出价20亿,就相当于把是香江国商25亿的无记录债务全部甩给了港府。

不过他也没想过财政司会直接同意,当年港府可是动用了30亿外汇基金,如果20亿就卖掉相当于直接亏损了10亿。

翟克诚脸一僵,这个价格杀的太狠了一些,他考虑了一会说道:

“20亿的价格太低了,当年港府动用了30亿外汇储备,肯定不能出现亏损。”

刘元昊嘴角上扬,这是直接把底牌摊开了呀。就算出价30亿,也比前世便宜了14亿,相当于只需要21亿就能买下两家规模不小的银行,绝对划算的。

不过讨价还价嘛,慢慢来,先摆困难讲事实。

“谁也不知道香江国商除了这25亿无记录债务之外还有没其他暂时没爆出来的,港府又不肯做担保,这就等于把风险全转移到了我这里,我也很难做。”

翟克诚一脸为难,他也知道刘元昊说的是实情,但这个价格太低,他也不敢答应。

刘元昊继续说道:

“港府也不想香江国商真的破产倒闭吧,那样对于香江的银行业绝对是一场危机,中小银行和外资银行说不定会受到牵连倒下一大片,港府的声誉也会因此遭受极大的损害。

香江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可是来之不易的,需要港府和我们这些银行家以及广大市民共同维护,你说是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