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煌煌雷霆 周师弟……救 你敢!

殿外雷霆被破开。

徐无极一行人的身影已踏上了大殿的石阶。

台阶之下,方寸山的袁书剑眉头紧锁,心中焦急如焚。

周师弟,这下危险了!

静心观內,眾目睽睽,那一卷《天帝心经》,可是连无上大宗师都为之垂涎的玄功秘典……

袁书剑不禁自问:周师弟,这天帝宝库之后,还能回到方寸山吗?

一旁的傅东城也望向殿门之外,目光深沉。

周景自入方寸山以来,便已搅动风云。

而今面对天景虚、徐无极这等当世天骄——

恐怕,他今日要命丧於此!

念及此处,不由为周景心生惋惜。

以他展露的天资,若能安然走出天帝宝库,方寸山必將其视为栋樑,倾力栽培。

然而,世间有些宝物,註定无福消受。

有些机缘,一旦沾染,便是杀身之祸。

与这份惋惜截然相反,齐云峰三人脸上,却难掩一丝快意。

自周景到此,风头出尽,行事招摇,何曾將他们齐云峰放在眼里?

如今落得身死道消,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咎由自取,天理报应。

方寸山剩余如紫薇几人,此刻对那位周景的好奇愈发强烈。

没想到方寸山中,竟还藏著这样一位深不可测的人物。

只是今日这般局面,他恐怕难以保住性命了。

台阶之下。

一眾弟子各怀心思,神情各异。

然而不待眾人细想——

骤然间,一道冷酷至极的声音炸响:

“找死!”

静心观大殿之门轰然洞开。

一道身影迈步而出,黑髮披散,上身赤裸,肌肤下莹光闪动。

方才已见过紫山君的朝阴宗、紫阳书院、道凌宗等人,

此刻皆是神色大变,满目骇然。

本书首发 追书就上 101 看书网,101???????????.??????超讚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实在是刚刚的紫山君,实在强的可怕。

仅仅听见那一声冷喝,便已令人心魂俱颤。

不仅是他,就连天景虚、蝎这等人物,也不由得脚步一顿。

他们几人曾与紫山君交手,深知其神通莫测,此刻心中仍存著一丝惊惧。

而后来的太华宗风清云与极道魔宗夏侯极,因未曾经歷先前一战,面上倒无多少波澜,只是带著几分探究的神色,仔细打量著这位传说中的不死药化形修道之人。

孙邈与尧夏的目光,则试图穿透那缓缓合拢的殿门,窥探其中景象。

奈何殿內光线幽暗,什么也看不真切,二人只得將视线转回,落在那位走出大殿的黑髮青年身上。

方寸山一眾弟子也屏息凝神,带著惊疑与好奇,望向眼前这气息冷酷的青年。

这便是紫竹观中那株不死药?

紫山君步出大殿,目光如旧俯瞰眾人,声如冰寒:

“本君说过——”

“踏入此界者,死。”

话语没有一丝法力波动,仅仅只是威势落下,令眾人心胆俱寒。

徐无极双眼微眯,头顶莲观清光流转,护住周身。

天景虚与蝎,手中莲瓣融入体內,亦感体內法力枷锁尽去,术法重归掌控,心神稍定。

徐无极不再多言,只沉声道:“先合力斩他!”

见眾人仍在迟疑,他率先出手。

掌中五彩流转,法力既復,头顶莲观清光再涨,更添威势。

四周先天五德之气匯聚,凝成一只玄鸟虚影,振翅清鸣。

“玄鸟其鸣,其道大昌。”

正是《先天五德轮转经》中的五德加持之法。

玄鸟悬空,五彩辉光洒落周遭眾人之身,如披霞衣,气息顿涨。

道凌宗的《先天五德轮转经》玄妙非凡,不仅能淬链己身,更能增益他人,实乃此界罕见的玄功秘典。

隨著徐无极率先出手,蝎也催动法力。

只见周围剩余的九名天机门弟子所操控的傀儡突然机括齐开,竟在瞬息间分解为无数零件,又迅速重组,化作一具巍峨巨傀。

其造型如同人形,只是组合之巧做工之完美,已经登峰造极。

蝎自储物袋中取出一枚天晶,將其嵌入傀儡核心。

——竟是天晶!

在场眾人皆是识货之辈,无不心头一震。

此物乃东海独有的奇珍,唯有在深海灵脉坍圮形成的海眼深处,歷经千载岁月孕育,方有可能凝结成形。

一枚天晶所蕴藏的灵气与法力,便如浩瀚沧海,足以支撑一个中等宗门整整一年的运转消耗。

由此可见,这具傀儡將爆发出何等惊人的威力!

更令人惊异的是,蝎的身体竟也如傀儡般扭转变化,如同一个精密的头部构件,与巨傀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

隨著他全力催动法力,那座阁楼般高大的傀儡开始隆隆移动。

其胸膛处骤然亮起,如同凝聚著毁灭性能量的炮口,空气中迴荡起低沉的嗡鸣,令周遭眾人无不心生忌惮。

以一颗天晶作为內核,其所释放的法力威能,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

天景虚也不再掩饰自身魔功,那身书生气质顷刻消散,周身魔气翻涌如墨。

然而,一尊洁白庄严的儒家圣人法相,竟自那滚滚魔气中缓步走出。

魔道之功为基,儒家法相为形!

这诡异而矛盾的一幕,令眾多紫阳书院弟子摸不著头脑。

那法相中蕴含的磅礴浩然正气,却是半分作不得假。

曹安忽然想起一事,低声喃喃:“中正宗经?难道这传说竟是真的?”

据儒家典籍所载,紫阳书院曾有一位渡过三九天劫的大修士,在躋身无上大宗师之境后,竟將儒家正法与魔道功法相融,產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异变。

那便是“中正宗经”,以魔道为基,反衬儒家法典。

若以治国之道作比,便是“外魔內圣”之路。它既不同於儒家传统的“外王內圣”,也迥异於其他学派的“外霸內王”,实是一条前所未有之道。

可惜此学说过於离经叛道,在那位前辈仙逝之后,便被宗门革除正统,渐渐湮没无闻。

谁能想到,今日竟会在一位魔道圣子手中重现!

难怪这天景虚总是一副书生打扮。

原本只当他是个附庸风雅之辈,如今方知,他是真正深研儒家之学,否则绝不可能修出这般精纯的浩然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