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遵命!”
周遇吉听到了一丝不忍,毕竟曾经是同袍来的,如今却是刀枪相见!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谁让他们投降了流贼,谁让他们把刀枪对准了昔日的同袍,谁又让宁武关自己都粮草不足……
可惜的事情太多了,他的一颗心,也已经麻木了!
打扫完战场,有用的东西都留下,尸体只能抛到城外,让流贼自己去处理。已经开春了,瘟疫的厉害,无形无色,宁武关的人手有限,根本无法处理这么多尸体的。
周遇吉的眼睛扫过他的手下,发现这场大胜,多少都有鼓舞起一定的士气。大部分将士的脸上,都有大胜之后的喜悦。但是他自己却是明白,流贼可以承受多次大败,而他却无法承受一次失败的。
用瓮城坑杀流贼的招数,用过一次,第二次就不可能上当了。流贼连续几天的进攻,让城内的粮草物资,特别是火药消耗甚大。一旦火药用尽,流贼用大炮轰城的话,就算他再厉害,也是无能为力去反击,一场大败,也必然是注定了的。
想到这里,周遇吉抬头看向战前他媳妇亲手绣了的那面旗帜,正在城头上迎风飘扬,咧咧作响。上面的四个字,犹如活过来一般,展现在他面前:精忠报国!
看着这四个字,周遇吉在心中默默地说道:“陛下,末将已经尽力,唯一死以报,希望天佑大明……”
说到这里,他说不下去了。
真要天佑大明,就不会有连年的大旱,就不会有地龙翻身,瘟疫遍布,如此种种,都是天要亡大明啊!
忽然,周遇吉的眼睛微缩,表情又重新坚定了起来:我辈武人,岂有认命之理!天不佑之,我保之!
转头看向城外流贼,他心中决然:老子的命在这里,有本事就来拿!
宁武城头上,忽听周遇吉大声吼道:“大明万胜!”
正在打扫战场的将士们,还沉浸在这场大胜中,忽然听到他们的大帅,喊出了“大明万胜”,他们不由得也跟着喊了起来。
“大明万胜”的喊声,远远地传了出去,回荡在宁武关的上空。
一名优秀的将领,不但奖罚分明,严格军纪,还要带领手下不断取得胜利!
至少此时的周遇吉,还能做到这一点。
只有少数人心中明白,他们的大帅就算再厉害,可没有援军,没有粮草物资的补充,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那是显而易见的。
次日一早,周遇吉有些遗憾地看到,流贼依旧拥出了大营,准备开始新一轮的进攻。昨日的一场大胜,希望流贼能消停两天的打算,还是落空了。
“轰轰轰……”
“呯呯呯……”
“杀啊……”
激烈的战斗,再次在宁武关打响,一波又一波的大顺军军卒,像海浪一样拍向宁武关城墙。但是,宁武关上的守军,却犹如激流中的礁石,虽历经冲击却屹然不动,牢牢地守住了宁武关城。
中午时分,大顺军丢下了一地的尸体,暂时停止了进攻。能看出来,他们午后必然还会发动进攻。
城头上,明军将士们在默默地收拾战死同袍的遗体,救治受伤的同袍。每个人的脸上,全然没有了昨天大胜时候的欣喜。哪怕他们此时又一次赢得了守城战,却也没有欣喜之色。
是个人都明白了,城外的流贼无穷无尽,他们又战死了不少同袍,如此下去,宁武关能守住么?
城头上的周遇吉,随手折断插在他盔甲上的箭支,脸色沉重地盯着远处的贼军。
忽然,有一个军官骑马快速赶来,还在城下,就向城头上的周遇吉大声喊道:“大帅,皇上派人来了,在衙门等大帅!”
一听这话,城头上所有人都闻声转头看去,脸上都是带着惊喜之色。
不过他们很快就回过神来了,似乎并不是援军,只是派人过来,那又有什么用呢?
刚刚燃起的欣喜,转眼间就灭了!
周遇吉自然也听到了这个喊话,他也如同他的手下一般,并没有多少惊喜。因为他知道,朝廷已经无兵可派。
之前他向朝廷求援的时候,也只是派了两千兵力,并且最终还投降了李贼。如今,又哪来的军队可派?
皇上派人前来,该是要自己务必坚守,前来督军的吧?
其实,没必要!
周遇吉心中如此想着,却没表现出来,只是交代自己的副将道:“看好贼军,本帅去去就回!”
自从流贼主力到来之后,他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一直守在城头上,身先士卒,以为全军之榜样。
“末将遵命!”他的副将回应一句,又补充说道,“大帅累了这么多天,回去好好歇下吧!”
周遇吉没有理会这句话,大步下了城头,快马赶回衙门。
等到了三边总兵府门口时,他注意到门口栓着二十来匹战马,虽然不出意料,却还是有丝失望,果然是没有援军!
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矫健地翻身下马,大步往府门里走的同时,问门口迎过来的校尉道:“人呢?”
“禀大帅,在大堂!”
周遇吉把马鞭递了过去,脚步不停,带着盔甲碰撞的金属声,大步走了进去。
大堂上,正是崇祯皇帝派来的金振孙和他的同袍,他们是日夜兼程而来的,算起来,那是从宣府一口气用一日的时间,赶了三百多里路到阳和,次日又疾驰到大同再赶来宁武关,又是将近三百里,连晚上都是举着火把赶路,实在是非常疲惫了。
但是,让他欣喜的是,宁武关还在朝廷手中。如此一来,他这么辛苦地赶来,皇帝御驾亲征,就都还有意义。
同袍们喝了总兵府送上的茶水,有的人靠着椅子都在打瞌睡了,连填肚子都顾不上,真得是累了。
金振孙正想着时,忽然听到堂前传来动静,便立刻抬头看去时,却见一个身材高大的武将,在亲卫的簇拥下已经走入大堂。只是第一眼,他便看到这名武将的盔甲上,全是斑斑血迹,甚至还有折断的箭头留在盔甲里。
不用说,这是生死厮杀才有的证明!
一股佩服之色,油然而生。金振孙当即主动抱拳,抢先一步问道:“可是三边总兵周遇吉周大帅当面?”
周遇吉走进大堂,也是一眼就扫完了大堂的情况,看到都是普通军卒的装饰,一个个都是疲惫不堪,显然是赶了远路。
他听到问话,便抱拳回礼道:“正是本将,敢问……”
不等他说完,金振孙便立刻自我介绍道:“末将金振孙,乃御前直属标营游击!”
说到这里,他取出一块金牌,展示给周遇吉看,同时再说道:“末将奉陛下旨意,问宁武关战况!并告知大帅,陛下领军亲征,已到大同,正在整顿后方兵马,不日来援。”
周遇吉之前听到面前这位将领说他是御前直属标营游击,就有点疑惑了。什么御前直属标营?这是什么建制?
按理来说,统军大帅,比如巡抚、总督之类领军,是有直属标营的。可是御前直属标营是怎么回事,总不可能是皇帝亲自领军出来,所以才有御前直属标营吧?
他正纳闷着呢,回头就听到了金振孙后面的话,还真得说皇帝领军亲征,甚至都已经到了大同。
这怎么可能?
周遇吉一时之间,压根没法接受这样的信息,以为自己听错了。
毕竟他在京师待过很久,皇帝视察勇卫营,可以说,在所有现存明将中,除了黄得功之外,就他对当今皇帝是最为了解的。
皇帝怎么可能领军出征!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