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当只有罪恶能够保护我们时,伱是否具有作恶的能力呢?”

这是一个不能讨论的话题。

不利于社会稳定。

但当它隐藏在重重线索中,在一部商业电影中出现后,你就知道,这不是一部纯粹圈钱的电影。

还有人在分析推理梗,比如《密室讲义》等,在电影画面中找到一本本推理小说,作为彩蛋,和苏哲完成一次有趣的对视。

当这些具有深度的影评出炉后,影评人获得了大众的赞赏。

而苏哲,受到了更大的赞誉。

毕竟只有他具有足够的深度和内涵,埋下如此多的细节,才能让影评人分析出来,甚至让人觉得——

【天呢,被分析出的细节就如此庞大,他到底隐藏了多少巧思?】

【我从来不知道苏哲竟然还是推理迷,他写本格推理的能力,超越了国内绝大数推理作家!】

【只看案子,我还以为是推理大神写的剧本呢。】

【既能写传统武侠,又能写本格推理,我觉得,苏哲在文坛的地位被低估了。】

【除了推理,喜剧部分也很有趣,苏哲不愧是新晋小品王,包袱写得太好了。】

【小品王?喜剧王!】

除了苏哲,导演也备受赞誉:

【主观的推理镜头太有趣了,思维宫殿是怎么想出来的?】

【还有定格镜头,没想到新导演这么有才华,苏哲不愧是伯乐,太会挖掘人才了。】

导演可不敢居功,只有帮老板背锅的,哪有跟老板抢功的?

他接受采访时,非常激动地说:

“那些优秀的镜头,都是苏哲亲自设计的,他脑海里仿佛有成片一般,要不是他太忙了,我认为他完全可以亲自导演。”

记者惊奇地问:

“苏哲可以当导演?他没学过导演啊。”

导演一脸信服:

“相信我,以苏哲的天赋,只需要一周就能学会导演技巧。至于想象力,他是无敌的。”

在苏哲听到记者转述后,并没有居功,主要是系统确实没奖励导演技巧,他不可能去当导演。

除非只是挂名而已,但那太容易暴露了。剧组那么多人,怎么可能替苏哲保密?

(所以说《霸王别姬》不可能是陈导父亲的作品,虽然我不喜欢陈导的性格,但这么造谣还是有些过分了。)

苏哲已经不需要当导演的光环——当编剧也可以写【苏哲作品】,不需要非得当导演——作假的反噬对他伤害更大。

没必要。

所以苏哲很认真地回答:

“我只是提供了一些灵感,镜头主要由导演和特效公司完成,他们完成得十分出色。”

但人们都知道,这些镜头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

【别的不说了,苏哲牛逼!】

【我百分百相信,苏哲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导演。只不过他还要留下时间谈恋爱,哪有空天天盯监视器?】

【别提恋爱,想到《唐探》是酥油的定情之作,我就心痛到无法二刷了。】

【唯一令我欣慰的,是秦风单身,电影里没有撒狗粮。】

【姐妹们,该二刷还是要二刷啊。】

其实除了粉丝外,推理迷们二刷、三刷的动力才是最足的。

这让接下来的春节档,直到恢复上班,《唐探》的票房都在2亿以上。

随着春节假期过去,《唐探》的热潮才迅速回落,单日票房降低至1亿左右。

但随着同事们上班后的讨论,再次安利给一些没看过的潜在观众们。

于是,《唐探》保持了极其稳定的长线销售。

35亿,40亿——

《唐探》官微在沉寂许久之后,再发喜报:

【再破记录,《唐探》成为华夏影史最快破40亿(9天)的电影!】

接下来,没让网友们等待太久,41亿,42亿,43亿——

【登顶榜首!《唐探》成为华夏影史票房榜第一名!】

苏哲的豪言成真,《唐探》真的登顶榜首,掀翻了报仇者们!

如果榜首是国产电影,估计会恭喜一番,发个恭贺海报,意为薪火相传,十分温馨。

比如小破球、哪吒和李焕英当时发生的事情。

但报仇者是好莱坞电影,平时没有营销人员,自然就没有这种温馨场面了。

但没关系,有更让人激动的——

央台的新闻专题报道:

【我国电影《唐人街探案》在票房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超越了好莱坞大片《报仇者联盟》,荣登中国票房榜榜首。】

【这标志着我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和观众对国产电影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产电影能够脱颖而出,充分展现了我国电影人的才华和创造力。】

【《唐人街探案》的成功,是我国电影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驱动下……】

怪不得有关部门力挺苏哲呢,这都是政绩啊。

接下来,《新闻联播》采访了有关部门,采访了电影院从业人员,采访了观众,并在最后,采访了苏哲。

这不是苏哲第一次登上新闻联播,却是第一次接受采访。

其实内容很没趣,都是套话,毕竟新闻联播不是娱乐采访,苏哲没法说一些骚话,抖个包袱、说个段子之类的。

但他西装革领,在新闻联播里,以公司老总的身份,大讲如何发展国产电影,又有另一种魅力。

反正粉丝们看到后,越发沉迷。

用恶臭的粉圈话语来形容,就是【看湿了】。

包括柳禾珞、吴佩佩,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突然感受到对苏哲的强烈思念。

“他真的好迷人啊……”

在《新闻联播》后,《唐探》又引起了新一轮热潮。

一些“铁石心肠”的人,从来不看娱乐新闻,看到《新闻联播》以后,也不由感到了好奇,去看看能够打败好莱坞的国产电影。

于是,《唐探》小幅回升,很快就超过了45亿。

——这才是苏哲的真正目标,前世《唐探3》的最终票房。

但很显然,靠着比前世《唐探三》更加坚挺的口碑,《唐探》的成绩绝不仅止于此。

奇迹还在继续。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