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大同之初
次日清晨。
待到顾温与君衍醒酒,谢雨楠复述了萧云逸口信。
“顾师叔,师傅是不是要造反?”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
君衍道:“你比你师傅更加风趣幽默一点。』
“你为什么这么觉得?”
顾温有些好奇,鑑於自己师傅之前的行为,天下大同对於强者而言犹如人祸。
可不管怎么说,应当不至於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难道师傅的决心,真的给所有人都嚇坏了?
谢雨楠小声道:“顾师叔你有所不知,剑州隔三差五就跟道宗唱反调,
特別是斗剑一事,已经被玉皇宫提了不知多少次。”
“纵然是云渺天尊,也不太待见剑修。”
一旁赤羽子见顾温还是有些不解,言简意的说道:“侠以武犯禁,剑修就是一群莽夫,动不动就杀人,简直是目无法纪。剑州一地曾有过连杀三位钦差,惹得云渺天尊大动肝火。
?
能把云渺惹怒?
顾温顿时有些肃然起敬,问道:“道宗难道不严惩?”
“严惩了,行凶者宗门都除名了,可还是有人继续。”
赤羽子指著太阳穴,直言不讳的说道:“十个剑修八个愣,他们不止在剑州杀人,除了外边也一样。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折剑山號召的。”
“为剑者,寧折不弯。”
顾温面露思索,之前他就一直听说剑修义薄云天。
作为閒云野鹤觉得没什么,可代入当权者確实感到有点头皮发麻。
这些剑修是在挑战权威,在质疑律法,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何保证他们杀的一定是恶人?
谢雨楠耳根子微红,却仍然昂首,小声辩驳道:““剑修也是出现邪修最少的,修剑者十有八九都是正道之人。”
顾温摸著下巴道:“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物尽其用,让他们担任执法之务?”
赤羽子回答:“因为不可能真的秉公执法,而且他们这些愣子喜欢找人打架,既分高下也分生死。”
“让剑修执法,天下才是真的乱。”
顾温记下,转头安慰谢雨楠道:“不用担心,这一次天下大同是我与师傅一同施行,我不会让师傅大开杀戒的。”
谢雨楠顿时鬆了口气,紧接看她便听到:
“顶多是让折剑山除名,萧兄被我囚禁。”
谢雨楠瞪大双目。
她从顾温语气中听不出任何杀意,非常的平静,像是在阐述一个事实。
君衍开口道::“能留他一命就挺好的了,不过你们师徒二人真要这么千?我不懂如今的修行界,更不懂凡人百姓,可我知道人性就是主子吃肉,
奴才不能喝汤。”
他不了解如今的修行界,对於所谓的天下大同更是知之甚少,但君衍很懂人性。
理论上一千上品灵石,足够一位大能修行几百年,並且生活富足。但往往一位返虚真君的家產,比这一千上品灵石要多得多。
若要说突破,可能够助人突破的宝贝,向来是没办法用灵石买的。
就像凡人的金银財宝买不来大权。
修士是很富裕,但让他们均一些给百姓,这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顾温淡然中带看毋庸置疑道:“我有把握,我所求不是天下大同,也不是人人如龙。只是一个阶段的,一个所有人都比较体面的天下。”
君衍问道:“要何种体面?”
顾温举例道:!“一个凡人百姓四季都有两套常服,饭桌上每餐都有荤腥,家中四壁不漏风。”
很简单的要求,听起来好像並不难,比起所谓的均富贵,更加的实在。
谢雨楠与赤羽子这两个宗门內长大的“神仙”面露思索,並不觉得这有多难。
君衍笑道:“有点痴心妄想了,且不说其他,你能让所有人穿上袄都难。”
修士能搬山填海,可没办法人一座山变成或者粮食。
破坏永远比建设要来的简单。
顾温道:“总要有人开个头,而我觉得我这个开头不会失败。
“那你还走吗?
君衍想起昨晚顾温邀请,对方要离开修行界的想法,同时向他发出邀请。
他答应了,因为本身没什么牵掛。
“走,百年內一定会走的。”
顾温语气同样篤定,君衍更加好奇了。
“为什么?”
“师傅是个伟人,她视亿万同胞如己出,天下每一个人都是她的孩子。
一个母亲不会让孩子只是吃饱穿暖,而是温饱之后就要教育,教育之后便要人人如龙。”
君衍沉默半响,:明知这是不可能的,却没有出言评价。
因为他认为天下人无权评价一个救人族於水火之中的圣人。
响午,谢雨楠与齐玲一同下山。
“君衍师叔—”
“师父已经睡著了,谢师姐叫我齐玲就好。,
魁梧女子气质变得憨厚可,谢雨楠隱隱已经知道怎么判断了。
她道:“齐师妹,你接下来还要去担任指挥使吗?”
“要的,师父他老人家说修行资源得自已挣。”
二人下了山,又在一个月后各自组织好队伍,即刻启程下乡进行调研。
一转眼便是九个月过去。
谢雨楠对手下修士提交的调研进行抽样复查。
她来到一处乡下农村,土墙稻草屋,家禽走狗篱,百姓衣不遮体。
一眾村民远远看著犹如天仙一般的谢雨楠,眼里满是敬畏与惧怕。这种惧意並非对修士害怕,更多是对於未知的恐惧。
原来人能生得如此白皙,穿得如此华贵。
同样是两条腿的人,却仿佛不是一个物种。
这种怪异的目光让谢雨楠很不舒服,也不是对村民的,而是自己一直以来的世界观產生了衝突。
从记事以来,谢雨楠所获知的世界就是盛世太平。出入也都是大城名镇,所遇之人皆是修士。
能在大城里定居,能驻留修士居所的都不是普通百姓。衣著打扮自然也差不到哪去,比修士穿得更加光鲜亮丽的比比皆是。
谢雨楠自然不会对盛世有任何怀疑。
可面前的百姓过得有些太寒了,像是一群野人。
虽说没有饥荒,没有战乱,可人並非有口饭吃就能活的畜生。
谢雨楠忽然觉得,天下大同是有必要的,至少得让百姓活得像个人。
宗门长辈所说,也並非全是对的。
“谢指挥,方圆千里已经复查完毕。”
一名修士御剑而来,拱手作揖道:“玄黄州凤仙郡一带,十八座城,一百七十个镇子,一万三千个村落,共计三千万百姓均已经记录在案。”
“且均已经达到了玉皇宫要求的最低生活水平,百年来无一次饥荒,也无战乱匪祸。”
“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