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主事反应过来,急忙拿起一本议政院下发的公文,走到他面前,神情凝重道:“司徒,您看看这个!”
汤亮疑惑的接过文件,打开看了看,顿时便震怒起来,“这是胡闹,是乱令!”文件是议政院下发,要求清算江南矿业,以及江南造船厂、金陵制造总局的不良资产,准备抛售给江浙商人,填补这几年大肆修建铁路和远征东欧造成的财政亏空。
高欢允许江南派上台,一方面是觉得现在商人的力量还小,方便教育和驯化,等他们翅膀硬了,便制服不了他们。
另一方面,则是朝廷的经济,确实存在问题。
这次高欢远征东欧,消耗巨大,而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其实微乎其微。
毕竟东欧远离中原,那边的物产,几乎运不过来,而江南的工业品,也难以运到东欧,经济交流几乎隔绝,朝廷难以获得利益,还得运输物资维持近十万驻军,造成了一个很大的财政缺口。
此外,这些年大建铁路,也消耗了大笔财政支持,让户部入不敷出。
曾经让高欢引以为傲,帮助朝廷迈入工业化大门的官办工坊,在发展几十年后,也迎来了许多问题,确实也到了要改革的时候。
陈子龙胜选后,便将黄宗羲也带进议政院,而黄宗羲便迫不及待的进行改革。
这既是解决政府的问题,也是给支持者一个回报。
汤亮就是汤师爷,他是从龙功臣,开国元勋,只不过他底子差,只是个秀才,所以逐渐掉出第一梯队。
当年盐铁官营,是李岩李阁老,带着他们一手建立起来的,并且为大乾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在江南那帮人,居然想要出售这些工坊,汤亮自然不同意。
这不仅是保住李阁老的政治成果,同时也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各个官办工坊,这些年安置了不少人,怎么能够说废就废。
汤亮看完文件,脸色阴沉,然后目光扫视众人一眼,冷笑道:“哼,文件放本官这里,你们继续干自己的事情!”
“司徒,那议政院的政令?”有人问道。
汤亮道:“这件事情本官来应付!”
各人见此,遂即便纷纷回到自己的位置,汤亮也没进功坊,而是拿着文件离开了户部。
此前陈子龙一直领着户部,在户部自然有他的眼线,汤亮的反应很快就传到陈子龙的耳朵里。
黄宗羲脸色阴沉,没想到自己的第一道政令,下面人就敢拖着不执行。
“哼!这帮豫州勋戚,尾大不掉,朝廷就该像明太祖清理淮西勋贵一样,把他们全部清理!”黄宗羲冷声道:“不除掉他们,我们的改革就无法推行!”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