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明了就是想架空左右相。

那李斯和王绾肯定不愿意。而现在尹烈的意思是……事情由内阁去做,功劳由左右相牵头去领。

弄的好,那就是陛下指引有方,外加左右相体会圣意领导的好。

如果弄的不好,自然就是内阁大学士办事不妥,要么打回再度重新拟定,要么直接问责……

如此一来。

李斯在经过细细思索之后。

他也觉得这个方案相对来说可以接受了。

大秦现在确实政事繁多。

始皇又是非常亲力亲为之人,什么事儿都要过问。

这种时候。

有个内阁在旁给出整理意见。

始皇只需要把控大方向,以及特定国策的处理措施,这无异于给皇帝大大减负了。

当然。

说到底。

李斯也怕把嬴政给累坏了。

老李的权力,大半都是来自嬴政。

嬴政真要出了事,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斯自问他很难做两朝老臣。

相比之下。

王绾背景够硬,反而没有李斯这么重的危机感。

“嗯……内阁具体事项解决流程,我们回头可以再议。”

李斯虽然对尹烈的不断退步十分满意,可他却仍旧没有立即认可内阁制度,而是专门留了一个话头。

紧接着。

李斯转而道:“我现在好奇的是,秦御丞你将举荐哪些人出任内阁大学士,不会由伱自己牵头担任吧!”

显然!

李斯是不可能让尹烈成为内阁大学士的。

尹烈现在已经属于始皇驾前的第一红人,却因为资历和立场等诸多原因,始皇很难再对其封官。

即:尹烈属于有实无名的重臣。

可一旦尹烈入了内阁,成了内阁大学士之首。

那就是有实又有名。

老李表示,到时候他跟王绾两个人绑在一起,恐怕都不够尹烈一锅烩的。

必须得谨慎着来。

于是。

当李斯提问内阁的用人方面。

霎时间。

满朝诸公立马都聚精会神起来。

官制改革。

对于中下层官员,又何尝不是一次机会!

与此同时。

“……”

嬴政依旧没有表态,而是饶有兴致的看着尹烈与李斯、王绾周旋。

他心中对于尹烈提出内阁制度,给他减负……

嬴政感到相当的欣慰。

有一种久违了的亲情之感。

使得嬴政非常罕见的,在大朝议上思绪开起了小差,转而去想其他事情去了。

再观太后赵姬……

她对于尹烈提出的内阁制度,肯定是无脑支持的。

并且她还颇为的想不通,为何李斯和王绾会反应这么大。

有啥可反对的?

政事上报什么的又没有绕过你们,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又那么低,与宫廷长史平级。

不就相当于皇帝身边又多了几个出主意得宫廷长史嘛?

赵姬不明白李斯跟王绾咋就跟踩了尾巴的猫一样,一跳多高……

然而。

赵姬却忽略了。

宫廷长史可没有议政权。

长史顶多在私下里,皇帝钦点询问的时候,才能在对应政事上面,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大朝议等公共场合。

长史永远都只能做一个宣布诏令的扩音器。

除此之外。

别无他用。

反观内阁大学士,不仅与皇帝距离近,又有议政权……

看似品级较低。

但实际上……

长史与内阁大学士,差距实在太大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内阁的权力会不断上升,内阁大学士自然也就更加的不是长史能够碰瓷的了。

回到此刻。

大殿正中。

百官诸公都在等待尹烈如何述说内阁成员的选拔问题。

尹烈对此表示……

“很简单。”

尹烈拱手看向始皇,道:“内阁的成员钦定,以及具体数量,一切由陛下亲自考核做主。首先需要的便是才识过人,且对当下大秦施行的各项国策,并没有出现较大的理解偏差。”

“至于出身方面,我认为并不需要太过考虑。”

“毕竟内阁大学士需要辅佐陛下日常处理诸多国事奏章的,必须得真才实学,草包镀金什么的,我绝不允许在内阁中上演。”

“最后,我个人依旧是御史台的御史丞,不会出任内阁大学士的官职。”

……

尹烈给予了非常充分的回答。

内阁大学士得选拔标准只有四个字,唯才是举!

并且必须由皇帝亲自选拔钦定。

以杜绝有人想要在内阁之中,滥竽充数的想法。

至于尹烈个人……

他明白自己是必须要避嫌的。

关中勋贵派系和军武勋贵派系死盯着他,使得嬴政都无法在东郡陨石案之后,对尹烈大肆封赏。

甚至嬴政还劝说尹烈要不要外放一段时间。

待这阵子风头过了。

嬴政再重新对尹烈委以重用……

没办法。

嬴政身为皇帝,他施行了军武勋贵派系的大清洗,但他却并不能让军武勋贵派系和关中勋贵派系太过寒心。

关中文武永远都是嬴政的左膀右臂。

嬴政如果一味的纵容宠信尹烈……

战神吴起的下场便是最好的例子。

楚王一出事,吴起立马就被射杀在了楚王的灵堂之上。

而大秦的军武勋贵派系那可就更加生猛了,惹急了他们……

即便始皇有心庇佑。

尹烈也是无法在咸阳立足的。

或许有人会说,只要始皇庇佑,在大秦难道不应该横着走嘛?

事实上却是……

关中咸阳同样也是关中勋贵派系和军武勋贵派系的主场。

真把这些人惹急了。

兔子还咬人呢!

然而。

尹烈接下来的官制改革措施,似乎难免的要触及三公九卿等重臣的绝对底线了。

“陛下考核钦定,确实公平。”

右相王绾随意的点了点头。

反正绕来绕去,也还是需要他们向皇帝举荐人才……

这就够了。

绕不出他们这个大圈子。

李斯闻言也没有反对,因为外客勋贵派系,在才识能力方面,整体要高于关中勋贵派系。

若单论真才实学。

李斯表示他举荐的麾下人才,绝对不虚。

正当满朝诸公各有心思之时。

尹烈趁热打铁的宣布了第二项官制改革措施,他道:“在内阁制度之后,我还提议施行内外朝制度……”

内外朝制度!

厘清三公九卿的权限职责。

彻底杜绝打着始皇名义的贪腐诸事……

尹烈要让大秦的朝堂上,彻底的焕然一新!

……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