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他不知从何处得到了一把长刀,以为是天赐异宝。
然而,今日首次使用,却被别人轻易夺去。
当队员们看到张麒麟手中的长刀时,顿时纷纷笑了起来。
朱庆阳更是直接朝对面的方士喊道:
“没想到真的能物归原主,多谢了!”
张麒麟看着手中的长刀,正是他找寻多日的黑金古刀。他曾一度以为这把刀没有跟随自己来到秦朝。
重新与黑金古刀合为一体,张麒麟的战斗力飙升,在死尸军团中更是如虎添翼。
那位御金术的方士顿时慌了神,无论他如何努力,张麒麟手中的黑金古刀都根本不听他的指挥。
这两位先前让秦军吃尽苦头的方士,此刻在面对张麒麟等人时,竟然束手无策。
朱庆阳在死尸军团中游刃有余,眨眼间便来到了王翦身边。
“王将军,热闹也看够了,此时不发兵总攻,更待何时?”
听到朱庆阳的话,王翦这才恍然大悟,紧接着振臂一挥,身后秦军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刹那间,楚军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
城门也在秦军的攻势下,没撑多久便被撞破。
然而,就在城门被撞破的瞬间,天空中突然阴云密布,雷声滚滚。
张麒麟等人同时抬头望向天空,他们知道,这是天道为抹杀他们而凝聚的雷劫。
但很显然,雷劫一时半会儿并不会落下。因此,五人很快便镇定下来,加入了攻城的队伍。
楚国唯一的倚仗就是这些身怀异能的方士,然而这些方士在面对张麒麟等人时,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后世中素有杀神之称的大将白起,率领众多将士大破城门,斩杀了无数楚国士兵。
城门一破,楚国彻底陷入被动。接下来的一切都与历史发展无异。
白起继续进攻,攻陷楚都郡后,又西烧夷陵。
那里是楚先王的陵墓,大火燃起,也烧毁了楚国最后的士气。
楚顷襄王兵败四散,再也无力再战。
大将白起接着东攻竟陵、安陆等地,随后又去支援王翦,在南宫之洞庭湖一带作战。
至此,楚国彻底战败,秦军大获全胜。
凯旋的秦军回朝后,秦王大喜过望。
因大将白起攻楚有功,被秦王当场封为武安君。
在大殿之上,秦王当众表达对韩风等人的感谢,正欲论功行赏时,却被朱庆阳拒绝了。
并且,朱庆阳在大殿上提出了一个请求:
“秦王,在关于这场战役的历史记录中,请不要提及我们任何事情。
所有的功劳,都归王翦元帅和白起将军所有。”
对于朱庆阳的要求,秦王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立刻答应了下来。
至此,朱庆阳才终于放下心来。
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改变后人对于秦朝历史的记忆。788勘探队不应该出现在这段历史中。
吞并楚国后,秦王立刻开始谋划最后吞并齐国的事情。
而在这件事情上,韩风等人也给了秦王不小的帮助。这也使得天空中的阴云越发浓重。
雷声滚滚,仿佛随时都会落下。
终于,齐国也被秦国吞并。在788勘探队的帮助下,秦王完成了华夏最后的统一。
如今的788勘探队已经被秦王奉为上宾。对于朱庆阳等人的要求,秦王几乎是有求必应。
眼看着明日就是秦王登基称帝的大日子,朱庆阳等人却忧心忡忡。
因为他们知道,天道抹杀的法则之力已经应召而来……
这一天,阳光难得地穿透云层,洒满了秦国的土地。
大殿之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目光肃穆地望向大殿中央。
昨日,秦王正式登基称帝,成为了名垂千古的秦始皇。
而今天,正是秦始皇论功行赏的日子。
秦始皇身着更加威严的黑色龙袍,屹立于殿前,俯瞰着天下。
六国混战,终于在秦始皇的英明决策下归于统一。
秦始皇也终于实现了他长久以来的宏愿。
此刻站在殿前,秦始皇心中感慨万千。
回想起过往的历程,他13岁便被立为秦王,那时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称文信侯,独揽大权。
他即位时年少,朝政大权皆由相邦吕不韦掌控,他还尊吕不韦为仲父。
然而吕不韦不仅把持朝政,还与太后赵姬私通。
后来见秦王政逐渐长大,怕事迹败露,便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
于是便将门客嫪毐施以假刑,仅拔掉胡须和眉毛,献给太后供其享乐。
随着秦王政日渐成熟,他们欺骗秦王政,说太后寝宫风水不佳,应搬离此处。
秦王政信以为真,于是他们搬至襄县的离宫。结果太后又生下两个私生子,而假宦官嫪毐也以秦王假父自居,在太后的庇佑下被封为长信侯。
嫪毐在太后的支持下愈发嚣张跋扈,甚至在一次醉酒后,训斥大臣并自称秦王假父。
此事终究被秦王政得知,但当他得知时,嫪毐的势力已不亚于吕不韦。
嫪毐得知事情败露,便准备谋反。
在秦王政在雍城举行冠礼之时,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兵攻打。
然而秦王政早已布下三千精兵,击败叛军后,又转战咸阳宫,那里也早已有军队守候。
最终,嫪毐孤身逃窜,不久便被擒获。
秦王政将嫪毐车裂示众,曝尸街头。
随后将赵姬幽禁宫中,摔死了两个私生子。
次年,秦王政费尽心机终于罢免了吕不韦的相位,将其流放至巴蜀。
吕不韦也自知与秦王的关系无法挽回,便饮毒酒自尽。
这一路风雨飘摇,秦王终于独揽大权,之后便开始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如今,大业终成,秦王站在大殿前,怎能不感慨万分?
此时站在秦王身旁宣读诏书的,已换成了赵高。
如今秦王对韩风等人的话言听计从,毕竟正是他们加速了自己统一六国的大业。
不过此时的赵高并未被封为相位,毕竟如此难以服众。
但尽管赵高只是太史之职,却能在秦王身旁宣读诏书,足见秦王对赵高的器重之意。
所有在战役中有功的将士都得到了嘉奖,众文臣武将皆跪谢秦王的恩典。
就在这时,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韩风等人走进大殿。
走向大殿的过程中,几人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