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成了东波力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那么就从模仿开始,这是东波力人给自己开的济世良方,也是东波力重新走向富强的唯一道路。

“巧妙吸收卡尤耳产生的创意,在此基础上大量生产高质产品,这是支撑东波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之一。”有一东波力学者这么概括。

东波力跟随在卡尤耳后面,对电脑、消费品、通讯产品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东波力技术人员除了书面学习以外,还从卡尤耳购入实物产品,进行拆解,彻底研究每个部件。他们起了一个很有科学性的名词:“逆向工程”。而卡尤耳的起家,也是从模仿欧柯莎开始的。

他记得,他二哥跟他说个一句话,有很多专利,只能说是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科技掠夺以及科技进步的阻碍。

方辰轻笑了一声,然后看向天空,幽幽的说道:“没办法,模仿是一个后来者的必经之路,或者说抄袭无处不在才对。”

现代历史上,欧柯莎巴丽吉国家则是相互抄袭,而卡尤耳作为后来者,则也曾抄袭了几十年欧柯莎巴丽吉。

甚至可以说卡尤耳现在科技的成果,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当初对麦琪利和谷国科学家的吸收。

当时麦琪利在战争中,处在随时亡国的边缘,自然有大量的科学家投靠到同宗同祖的卡尤耳。

至于说谷国科学家,则是因为戴高乐谷国流亡资本在卡尤耳。

而蛤雅科学家和维其尔斯战败后,卡尤耳掠夺走的维其尔斯科学家和科技,就更不用说了。

可以说维其尔斯的科学界几乎都让卡尤耳和嘎勒苏埃给瓜分了。

至于说东波力,自然就是模仿的卡尤耳和欧柯莎。

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东波力制造的形象并不光彩。

在老一代西方人的刻板印象里,东波力制造这个词会引发一些畅想:山寨,假货,三无等……这与现在国内的经历有类似之处。

然而这段历史也折射在了由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片《起风了》。

在参观维其尔斯工厂时,影片里出现了这样的对话:“管他呢,我们就把这当成是学习他们的金属构造以及技术的机会吧。”

“东波力人偷师学艺非常快……”

当年,“made in japan”也曾被多个国家批评,麦琪利对于东波力纺织品,甚至提出设计剽窃的抗议。

此后,卡尤耳、维其尔斯等发达国家也相继批评东波力产品的设计模仿问题。

而南沽州和巴吉岛等四小龙则模仿的卡尤耳,欧柯莎,东波力。

国内则除了模仿卡尤耳,欧柯莎,东波力,还要再加上,南沽州和巴吉岛,以及星米力等等。

不过也不是没人模仿国内。

后来那些南离国啊,玛丽国,包括费丽奇国家则模仿国内。

这大概就是天道轮回,自然法则吧,没有国家能逃得过这样的命运,或者说这是留给后发国家唯一的一条出路。

不过后来者,并不能一直模仿,等有了基础之后,就要意识到,想要让本国产业和生活向前发展,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创新才能带来更高的利润,支撑企业和国家,朝前继续发展。

柳宗理等设计师设立了东波力工业设计协会,培养了大批工业设计人才。

怕星、松立等大公司逐渐摆脱了模仿,纷纷成立了自己的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室。这些公司创造了独特的东波力设计风格。

正是因为这些意识和改变,现如今,东波力制作竟然已经是工艺精神和黑科技大法的代名词。

然而这些名头,后世已经在慢慢的向国内过渡了,甚至方辰无比的相信,有一天,国内商品,国内制造,国内智造将成为工匠精神和黑科技的代名词,引领世界科技发展!

这是东方人的使命!生来的责任!

而此时,看到了郭孔城的这辆劳斯莱斯,对峙的两帮人也同时停下了手,尤其是经济事务部的那帮人,忍不住眉头大皱,心脏砰砰直跳,如同警铃大作!

他们怎么可能认不出这是郭家的车。

然而郭家是准备帮谁的,似乎也不言而喻。

毕竟郭家的车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停在这里,而既然不是他们请过来的,那自然就是对方请过来的。

他们现在唯一能够祈祷的就是,来的人只是郭家一些不重要的旁系,或者干脆就是第四代的小辈偷偷开出来的,要不然今天的事情恐怕就麻烦了。

点娘好像崩了,后台一直上不来,下一章已经写好了,我改改就发上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