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他们的工作是,清理领地的面积扩张后,因系统地图解除战争迷雾,而暴露于系统地图的标注上,自己这方圆十五公里领地内的一切不安分因素。
并将所有遇见的土著蛮夷部落,给武力强行迁移到这龙眼山坳,为自己的平原建城,征召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总之,因为璃月领突然得到了大量物资资源,李帝需要安排人手,将这些资源尽快转化为领地的发展动力。
璃月领的各项生产安排,都下达过后,李帝带领百骑无双骑军,策马奔出璃月领龙眼关,沿着梁龙河向东行进,查看沿途适合建城的地形地貌。
可能是因为失去了梁龙山脉两侧的山崖拘束,梁龙河在冲出峡谷之后,流淌的姿态越加的奔放起来。
随着距离龙眼关越行越远,李帝明显察觉到,梁龙河的河道也越加宽广起来。
建城的选址,肯定是离不开梁龙河的,人类的群居生活,就是一场追逐水源的过程。
靠近梁龙河,可以解决人类生活的刚需消耗,水源的获取,又能解决大部分人口的食物来源。
以及李帝准备与建城工作,一同展开的开荒垦地。
十五公里的距离限制,对眼下的璃月领来说,是一个合适的距离。
这个距离不会太过遥远,哪怕是徒步行走,一天内也足够领地的居民来往龙眼关与平原城池。
沿着梁龙河,骑马行走了约有十公里,沿途所见,只要是平原都符合李帝建城的条件。
但是通过风水堪舆术,仔细观察过沿途地形后,李帝却是得出了一个不太友好的结论。
平原建城的优点有许多,但是缺点却也不少。
除了平原防守困难,需要建造城墙这一大工程外,还有另一大缺点,将会面临每年雨季的洪涝灾害威胁。
单单是李帝一路行来,他就见到了梁龙河,数次改道过流向的干枯河床痕迹。
眼下已经是春天,距离盛夏的雨季,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
也就是说,如果李帝打算平原建城的话,他需要做的工作,不止是需要安排人力与物力建造城墙,还需要安排大量的人手,梳理梁龙河的河道,修建防洪堤坝……
这又是一个巨大工作量的大工程……
然而,哪怕平原建城有这么多的缺点,却也不能改变李帝想要平原建城的决心,以及平原建城将会对璃月领的势力发展,产生的重要深远影响。
沿途视察过十五公里的梁龙河道,沿岸地形地貌后,李帝没有选择贴近领地极限范围的十五公里处建城。
他选定的平原建城地址,是距离龙眼关十公里处的一处河湾北岸。
这里算是梁龙河这十五公里的河段内,地势较高的一段地带了,也是因为这里的地势过高,才会导致梁龙河于此改道,由东向南流淌。
而这距离龙眼关十公里的河湾,也是一个比较合适璃月领情况的距离,领地的居民想要往返龙眼关与城池,只需要半天时间。
平原建城的地址选定后,李帝当即就派出一半的无双骑兵,返回璃月领通知领地内的居民,并沿途护送众人,赶来这处河湾,做平整地形的前期工作。
而李帝则骑马带领剩下的无双骑军,由河岸向北走了两公里,拉出一个距离河边的合适距离后,掏出他那枚由大汉光武帝刘秀,特赐的建城令使用。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