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半夜三更之时,大哥耿恭寻来之时,从闭目冥想养神的状态之中,睁眼起身的李帝,映入大哥耿恭眼中的就是那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眸。
“不错,看来你的精神与身体状态调理的不错!走吧,大哥带你去认认匈奴大军,安营扎寨后的布局……”
跟随大哥耿恭再次由密道钻出疏勒城,两人也没有多带人,算上李帝与耿恭,就只带了那位哨骑队长耿贺。
三人摸黑小心翼翼的爬下黄土高岗,又摸到距离匈奴大军驻扎营地,最近的一处高坡上。
陆续探出个脑袋,看向那彻夜灯火通明的匈奴大营。
“弟弟,你看,就算是这些匈奴蛮夷,在安营扎寨的布局选择上,也是与我大汉逃不出藩篱。”
“营地中心最显眼,守卫也是最严密的地方,永远都是敌人首领的营帐所在!”
“首领营帐设立于营地中央,除了考虑敌人首领的安全,方便手下兵将守卫之外,还有一层目的,弟弟你可知道是为何?”
面对大哥耿恭的考校,李帝略微思索后回答道:
“增加袭营发生时,首领营帐的战略纵深,增加敌人孤军深入的距离,为自己手下的兵将们,设置一个醒目的集结标识……”
听到李帝将他所能想出的原因讲出,就算是大哥耿恭也是不由惊叹不已。
这些种种因素,能想到一种,就算是十分了不得,可以算是有将才之资,能够值得他亲历培养了。
而李帝呢?
不过是经由耿恭的一点点刻意引导,就能回答出这么多安营扎寨的考虑因素。
这下,耿恭反而是对李帝究竟经历过怎样的教育,才能得到这种敏锐的战场思维,感到好奇。
不过,虽然耿恭对李帝的经历有些好奇,但他还是秉承莫要探究的理念,并未将心中的好奇向李帝提出,反而是将其压至心底。
这种事情,待时机合适,不用他问,李帝愿讲时就会自动讲出,既然李帝不讲,那就意味着存在难言之隐,这种情况下,他耿恭作为大哥一股劲的刨根问底,那也是太不识趣了。
到时候弟弟李帝不愿讲,他这位大哥反倒一直问个不停,只会弄得结拜兄弟两人的脸上都不好看,万一生出情绪膈应那多不好……
“不错,那你猜一猜,匈奴大军的后勤物资,会被放置于营地的哪处地方?”
见到问题没能难倒李帝,耿恭转念一想,又为李帝提出一道难题。
呃……
李帝本以为,大哥耿恭领自己来到这里后,就会一一为自己指明匈奴大营的营地分布。
没想到,大哥耿恭倒是这么喜欢以问代教,李帝转头开始审视匈奴大军的布局。
托风水堪舆术的视野增强,李帝倒是对灯火通明的匈奴大营,观察的一目了然。
除了被众多匈奴营帐拱,重兵把守卫的首领营帐之外。
李帝观察半天,却是并没有能顺利从匈奴大营的营帐布局,兵力分布上,观察出到底哪处,才是匈奴大军存放物资补给品的地方。
“怎么,看不出来了?好弟弟呦,你要记住,这些匈奴游骑,都是从一个个游牧家族之中抽调出来的兵力,除了他们这次进犯大汉的名义首领,左鹿蠡王之外,他们互相之间,其实是不存在统辖关系的!”
“相应的,匈奴大军的后勤补给品,也并不是像我等大汉一样,有专门负责后勤补给的辅兵制,匈奴大军营地之中的这每个营帐,都代表着匈奴游骑的一个个家族势力,而他们这些家族营帐的军需物资补给,也相应都是由他们各自的家族营帐自行解决,这你从他们各自营帐外,所拴的军马就应该能看出来!”
见李帝观察匈奴大营半天,却没能给出答案后,耿恭笑着对他说出匈奴后勤补给的因由。
随后,耿恭就不在对李帝提问,反倒是开始指着匈奴大营,开始向李帝讲解一些微不足道,不留心就会忽视的问题。
三人小心翼翼的对匈奴大军完成探查,与对李帝的现场教学之后,就又偷偷摸摸的从密道摸回疏勒城之中。
再次返回疏勒城之中的水窖密道入口时,李帝想到,既然匈奴大军的主要目的是围城。
那之后,匈奴人肯定还会如同历史上所记载的那样,绝断涧水,禁了疏勒城的活水来源,不如趁早提醒一下大哥耿恭,让他早些做好准备。
“大哥,既然一时半会匈奴大军的围城解除不了,我见城中的饮水主要来源,是那山中所流的溪水,那还是尽早多储备一些水才行,以防匈奴人作恶,断了城中水源……”
听到李帝的建议,耿恭抚摸着浮现晨露的水窖,若有所思的点头道:
“这确实是大哥所疏漏之处,多谢弟弟的提醒,我会尽早做出准备……”
见自己的建议,得到大哥耿恭的重视,李帝想了想又说道:
“大哥,小弟略懂些风水堪舆之术,能测天气与吉福祸凶方位,如果大哥信任弟弟的话,不如派人向这两个方向,多探探,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也说不定……”
随后,李帝将今日子夜测出的天气,以及吉凶祸福方位,对大哥耿恭如实告知。
“弟弟你这可是看轻哥哥了,哥哥早就知道,小弟一身本领深藏不露,没想到弟弟竟然还会这只有谋士才懂的风水堪舆之术,既然是弟弟你所提出的建议,做大哥的当然选择相信你了!”
耿恭语重心长的拍了拍李帝的肩膀说道。
随后,两人分道扬镳,耿恭去安排补足疏勒城的疏漏之处,李帝则是去寻找他的璃月领将士们。
虽然是出于匈奴大军的包围之中,但疏勒城却是外紧内松的渡过几日平稳生活。
而疏勒城之外的匈奴大军,也是一再减少游骑规模。
经过疏勒城这几天的安分守己表现,现在城外的匈奴大军,已经是由最初的十数万游骑,降低到四五千之数。
至于那些离开的匈奴大军去哪里了,李帝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深入大汉中原了。
这天,早早被哨骑队长耿贺,派去通风报信的大汉哨骑,也是偷偷返回疏勒城之中。
带回了后方驻边的大汉边防大军无法轻动,疏勒城没有援兵的这一坏消息。
大汉哨骑所带回的这一消息,让耿恭心中下定决心,转头向身旁的李帝说道:
“小弟,你不是一直想半夜偷袭匈奴大军的营地吗?你去做些准备吧,我们今夜袭营!”
本以为,自己身处这试炼秘境之中的半年时间,都将会如同这平淡无奇的几日一般,每日不是跟随城中民兵操控兵器军阵,就是学习军旅军略。
李帝没想法,主动挑起战端的,竟然会是被匈奴大军所包围,处于被动之势的疏勒城耿恭等大汉边防将士。
“大哥,你就放心吧,我手中的枪箭,早已饥渴难耐,迫不及待想要痛饮匈奴蛮血了……”
拍了拍自己身上所背的长枪与劲弓,李帝投声掷地的说道。
不同于,疏勒城之中的耿恭等大汉边防将士,也不同于城外为利趋势的匈奴游骑大军。
身有战争领主系统,只要触发战役,就必定能够获得经验与收获的李帝,那可真的是天天盼望着早日开战了。
反正这次试炼秘境有不死作保底,试炼秘境之中的一切经历与战利品,都是他李帝所能够得到的收获。
所以,除了迫不得已选择夜半袭营的耿恭,非必要不会骑兵攻城的匈奴大军,李帝那可真称的上是杀一个匈奴不赔,杀两个稳赚。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