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东方白(大结局)
邺城召开的会议中,很多人在向投票箱中投下选票,那些前来参加会议的人神色都很严肃,眼底则带着无尽的憧憬。
洛庆云等人也都作为参会人员投下了一张票,顾子午和洛庆云并肩站在人群中,顾子午轻声道:“庆云,我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邀请你加入明党。”
洛庆云温声道:“即便没有我,你也能有一番大的成就,你是个天才,这是事实。”
顾子午闻言并不感到受宠若惊,“不一样,我时常会思考洛氏的存在,我用墨学的基本原理去看待这个世界,于是发现其中有许多的巧合,似乎是不该出现的,但这些巧合又都可以阐述清楚,我很疑惑,但我希望那是事实。
后来在这么多年的实践中,我不再思考这些形而上的问题,但我依旧在关注洛氏。
同志们反对鬼神的存在,不是真的完全不相信,而是希望借此来发挥人本,我并不相信道、佛的那些神,甚至也不相信玄门塑造的那个素王天。
但我相信在历史上真的存在一个从两千多年前就将目光投射过来,一直投射到现在的圣人,他拥有无穷无尽的智慧,而洛氏就是他留给世界的钥匙。”
洛庆云对此不可置否,沉吟一番而后抬头望向台上的那些脸上洋溢着热情的众人:“虽然我是洛氏子弟,但我反而不太关注这方面,因为我已经从另外的地方寻找到了强大的力量。
这数千年的经验证明了一件事,即便是有几個洛氏的贤臣在台面上,又有什么大的用处呢?
过去的每一个国家王朝,是个什么样子呢?
即便是洛氏的盟友,也不过是汲汲于更大的门户私计,最上层的损害整个国家,中层的损害底层的利益,而底层的无产者间也互相的迫害,一张巨大的网将所有人都编织在其中。
这难道是因为人天生就是恶吗?
不是!
在那个体制下,是注定的结局。
只有数以千万计的人集合起来,我们各自举起火把,互相照亮彼此,给予温暖。
在农村我曾经见过不少的百姓,和我一起前往的人有很生气的,认为这些人根本就不值得解放。
还有一些对旧的地主多有发泄一些怨恨的,有人觉得过分的很。
我是很理解他们想法的,人都不喜欢这种,但细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为什么呢?”
顾子午也是在农村实践过很久的人,很是平静道:“我曾经说矫枉不可不过正,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反抗最激烈的,都是压迫最重的地方。
不仅仅是旧官绅的势力,也不仅仅是以前的地主或者现在的小工厂主,还有主导子女婚姻嫁娶的封建父母,以及媒婆等一系列依附于宗法制度的人。
以便让每一个人都单独的独立出来,拥有独立的思想,用单独的关系去组建新的关系,而不是一道谁必须服从谁的如同天道一样的铁律。
既然要反抗的这么彻底,那自然是会有些让人不适的,甚至是短时间内恐怖的,庆云你应当是可以理解的。
有的农民想要多占一点便宜,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将我们和过去的坏人化为一谈,要储备一些过冬的粮食,以便应付什么时候就到来的危机。
矛盾又怎么会因为掩盖而消失呢?
他们认为自己是局外人,将我们当作青天大老爷,却不知道,他们自己才是自己的青天大老爷。
我们的党,不仅仅是要改造这个世界的物资,同样也是对人的改造。
对世界的改造,科学家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一个人胜过一万人,这反而不是艰难的。
在我看来,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洛氏有句话叫做君以此兴,必以此亡,这正是不懂得反省而导致的结局。”
顾子午是很心平气和的一个人,最后一句却带着玩笑。
洛庆云轻笑道:“我很期待那一天,后人胜过前人,是件好事。”
二人不再谈这件事,都望着一位位走上选举台的代表,眼中带着光。
……
会议落下了帷幕,接下来的事情就很是顺理成章了,早就已经屯在河边上的军队,雄赳赳气昂昂的过了河。
与此同时电告各行省,“统一诸夏!”
一个仅仅占据了一个行省的政权,竟然敢对统治着整个世界的政权正式发起不死不休的挑战,仅仅从土地面积上来看,双方的差距就是几十倍,从人口来看,双方的差距也有六七倍,从工业产值上来看,有三倍左右的差距,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都不是旗鼓相当的对手。
但明党内部不这样想。
洛庆云和顾子午的看法是相同的。
这是明党一直以来的步骤,事实上还没等明党到来的时候,那些身上不干净的达官贵人就已经逃之夭夭了,能飞走的都跟着新学党政府逃走,一张飞机票和船票,很是珍贵,他们可不敢面对那些被欺负的人。
当然,这些逃走的大多数都是城市中的人,那些盘踞在农村的则没有这么顺畅的消息,反应慢了一步。
在大量干部赶来之后,按照命令,屯驻在前线的大军,渡河而过,撵着新学党政府一路向安南行省逃去,在这个过程中,命令大军渡海控制蓬莱行省。
新学党的无能让所有人都吃惊不已,但实际上,是因为明党的组织过于先进,双方之间的差距,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可以这么说,明党就算是武器代差比新学党差两个级别,都能打的有来有回,而在双方武器水平差不多的当下,打新学党比打封建军队,没有什么区别。就像是古代敢战士打新兵一样。
局面到了这个程度,明党的强势落在了所有人眼中,自然是出现了很多举义的人,他们希望可以通过投诚,以及立下功劳来让自己的位置以及立场,变幻到明党这边。
但这是徒劳的,对于明党来说,大多数人都没有资格举义,明党根本就不需要举义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些身上有累累血债的人,即便是举义,结果也是死。
加入明党这件事,在明党控制地区也有很多人因为水平不够而不能加入,其中甚至有不少当地主政官员都没有加入明党,他们才是最焦虑的,所以就不要说这些本来是敌人的,那简直就是做梦。
只有少数类似于江南洛氏这种被认为是可以作为团结对象的,而且在民间工农间有良好名声的,才不会被清算,即便是这样,也不能直接加入明党,同样要申请,然后一步步的通过组织考察才行,明党严格的入党流程,是不会对任何人放松的。
明党一路向南而来,所有人都知道安南被拿下也只是旦夕之间,明党丝毫没有手软的清算所有人的做法,让人胆寒,也彻底打消了他们的侥幸心理,这是要彻底的扫入垃圾堆。
在明党军大胜利向南的时候,明党的中央也在向南而来,前线不断传来的捷报让所有人心中都很是放松。
那些深沟中的累累白骨,那些病死在床榻边的农民,那些被称作猪猡的工人,都很是欣喜。
几千年来被压迫的人突然翻身做了主人,自然是不满的,现在杀了多少人,也就几万、几十万,将来可能还要杀几十万、上百万,说不得这屠刀就落在他们头上,就让他们骂几句嘛,反正很快他们都要死了。
“以前有个诗人吹牛说要天街踏尽公卿骨,我看这件事只能是我们来完成了。”
“大势所趋嘛,我们相隔万里,但心是在一起的,如今正是我们的时代了。”
……
“我代表中原欢迎你们不远万里的来到洛阳。”
洛阳的大会场中,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与会的两千名官员,脸上都挂着由内而外洋溢出的笑容,这是一次明党内部的会议。
所有人都知道,在这次大会之后,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在广袤的、人口稀少的地区开垦,现在庞大的军费支出,后续基本上可以忽略,这将会大大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经过我们十八万万来自五洲四海的群众一起努力,我们终于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对落后的、愚昧的、残忍的、反动的旧势力,完成了彻底的清剿和清算,旧世界剥削、压迫我们的一切旧势力,可以负责任的说,已经彻底烟消云散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过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任何时刻,都不如现在更加伟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