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各自为政

“大人,要不要我派人将章雄追回来?”

“不必!”

“可如果任由他这般胡闹下去,洛阳城是要出大乱子的!”

“人家是揣着上意来的,他就是把天捅出一个大窟窿,汪总帅也会设法袒护。”

上午,洛阳将军府,偏厅厢房。

一位年约四十上下,身材矮胖的黑脸汉子正双手拖着一袭长袍,满脸愁容地站在房中,一边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自己的主子洗漱更衣,一边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自己对章雄的不满。

此人名叫胡金,既是将军府的大管家,也是现任洛阳将军郭贤的亲信。

相比于又矮又胖,其貌不扬的胡金,棱角分明,浓眉大眼的郭贤则俊朗得多。虽已年过五旬,却不像其他官老爷那般油光满面,大腹便便,相反他宽肩窄腰,身姿挺拔,既不像武官那般壮硕,也不像文官那般瘦弱,身材保持的相当得体,并在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淡淡的温儒之气。

虽然郭贤官拜洛阳将军,是蒙古的臣子,实则他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汉人。

这些年,伴随着蒙古势力的发展壮大,变节投诚的汉人越来越多,军民官商无孔不入,不少人凭借真才实学之能或攀龙附凤之术而混得风生水起,甚至官居要职。

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虽然身为汉人,但心却早已归属蒙古。

其中,尤以郭氏一门最为典型,祖孙三辈为蒙古鞠躬尽瘁,立下汗马功劳。当今一代,又以郭贤的族弟郭侃表现最为出色,而立之年便已贵为蒙古西征大军的千户将军,是蒙古西征大元帅旭烈兀最信任的悍将之一。

论文韬武略,郭贤不及郭侃十分之一,他能混入蒙古官场,很大程度依赖于祖上的功勋及郭侃族兄的特殊身份。

虽然才能平庸,但郭贤也有自己的谋划和野心。他深知郭侃虽勇,可终究是一介武夫,不善权斗,况且率军西征凶险莫测,说不定哪天就会战死沙场,万一郭侃有什么不测,自己必然失时落势。

再者,郭侃远在西征途中,军务缠身加之邮路不畅,因此对蒙古朝廷发生的事鞭长莫及,一心在官场钻营的郭贤自然靠他不住。

于是,郭贤凭借和郭侃的关系在蒙古朝堂崭露头角之后,即动了改换门庭,另觅靠山的心思。一开始他心目中的理想人选是忽烈,可惜忽烈财雄势大,身边人才众多,凭郭贤的本事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

更何况,忽烈和旭烈兀都是统领万军的王爷,旭烈兀西征功勋卓著,忽烈南伐同样战果辉煌,二人本就在暗暗较劲,麾下诸将更是互不相服,郭侃乃旭烈兀的心腹大将,身为其族兄的郭贤又怎么可能得到忽烈一派的信任?

权衡再三,郭贤只能转移目标,向蒙古大汗的另一位兄弟,一直留守和林无甚战功但又不甘平庸,暗怀雄心的阿里不哥投诚,如愿加入他的阵营并很快得到阿里不哥的赏识。

时至今日,郭贤能坐上洛阳将军的位子,正是依赖阿里不哥在背后推波助澜。

待披头散发的郭贤对着铜镜细细擦净脸上的水珠,机敏的胡金连忙迎上前去,熟练而灵巧地抖开长袍轻轻披在他的身上,再顺势接过他手中的锦帕,并将郭贤引到摆满早膳的桌旁落座。

待郭贤调息心神,开始进膳,缓步轻声的胡金方才绕到其身后,从怀中掏出一柄玉梳,为其梳头束发。

“前阵子好不容易送走颜无极那个瘟神,现在又跳出来一个章雄四处惹祸,真是不让人安宁。”郭贤一边低声抱怨,一边将糕点送入口中,“隋佐是京北大营的统兵将军,遇害是在邓州地界,杀他的人是大宋静江府的金复羽,这件事怎么轮也轮不到我们洛阳将军府去管!虽然朝廷下令至各州各府,要狠狠震慑所辖地界的江湖势力,可大家都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彼此心照不宣地做做样子罢了。隋佐死就死了,关我们洛阳城什么事?章雄不知深浅,将洛阳一带的江湖势力统统得罪一遍,闹出乱子谁来收拾?上面又岂会体察我们这些地方官的难处和死活?”

“是啊!自大人上任以来,洛阳城可是前所未有的太平。这两年贤王府祸事不断,都被大人以不变应万变,趋利避害一一化解,从未惊动朝廷,亦未影响半文征税。官行官道、民走民路,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彼此互不打搅,本来挺好。”胡金连声附和,“最可恨章雄不能领会大人的良苦用心,遇事喜欢自作主张,自从他来到洛阳城就没有办过一件让人顺心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