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朱四爷:为朱家找条长生路
“我已经婉拒了。”黄绿萼点头,“这里才是我的家。”
“嗯,这才对嘛。告诉你啊,我这个儿媳妇狡猾狡猾的,你别被她忽悠了。”朱四爷提醒。黄绿萼一个白眼,用力捏了捏他的背,瞋道:“皇后娘娘很好的,哪有你这么说自己儿媳妇的?”
……
大明京城,玄武书院。
姚广孝走后,就由罗贯中主持书院,他今天收到了朱四爷的信,信中说要召一批先生和学子北上,不过,看个人意愿,不强迫。
罗贯中找来楚香玉商议,楚香玉一直留在书院,现在是最知名的女先生。楚香玉看完信后,没有犹豫:“我带队去北平城。”
“那太好了。”罗贯中笑道,“我看学子们肯定很多愿意去的,据说北平那边的大学,比我们玄武书院还大。”
“这只是其中一方面,他们都是冲着太上皇去的。”楚香玉摊手。
“行,那你去准备准备,一个月后出发。”罗贯中道。
楚香玉点头,起身去准备了。她边走边环视书院,心中还有些不舍,当初来到书院,只有五个人,现在已经过万学子了。
此刻,皇宫文华殿。
朱元璋也收到了朱四爷的信,要他配合书院的搬迁,还有北平城的一系列新政。他看完后瞪眼:“什么意思?有事都不商量了是吧?这是给咱下令?”
“父皇,太上皇可不就能给你这个皇帝下令?”朱标含笑道,“儿臣听下面的官员说,如今的北平城,比京城还要好呢。”
“瞎说!”朱元璋哼一声,“那破地方,怎么跟京城相比。”
“父皇,过段时间,要不要去北平巡视一趟?”朱标眨眨眼。
“不去不去。”朱元璋摆手,“京城一堆事呢,哎,现在咱倒是有点想胡惟庸了,他办事效率高啊。”
朱标一头黑线。
……
春光无限好。
朱四爷带着黄绿萼踏春归来,一路走走笑笑,进门后,看到一个道士立在园子中。飞随风飘落,没有一片落在他身上。
“玄素,你终于来了。”朱四爷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惊喜。
张玄素闻声,恭敬地向朱四爷行礼:“拜见师傅。”
朱四爷示意他在园中的石椅上坐下,而黄绿萼则开始在一旁细心地煮茶。不远处的树下,大萨满闭目打坐,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玄素,我找你来,主要是为了道藏的事。”朱四爷眉头微蹙,显露出些许担忧,“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我想提前做些准备,你能否详细告诉我关于道藏的情况?”
张玄素沉吟片刻,然后缓缓开口:“师傅,与其听我描述,不如你亲自去一趟。”
“你说得对。”朱四爷点头赞同,“等手头的事情忙完,我就跟你去一趟。”
师徒二人一边喝茶,一边说着别后的事。大约半个时辰后,张玄素起身告辞,他还要去见几位故友。朱四爷了解他的性格,喜欢清静,也不多加挽留。
“我去准备晚饭了。”黄绿萼柔声说着,便起身离开。
朱四爷独自品茶,飞轻轻落在他身上,带来一阵阵淡淡的香。他慢慢啜饮着茶水,然后轻声呼唤:“大萨满,过来喝杯茶吧。”
大萨满睁开双眼,优雅地起身走了过来。她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后问道:“刚刚你们说的道藏,是不是儒圣留下的?”
朱四爷没有隐瞒,点了点头:“没错,道藏早就传给了我徒弟。”
大萨满若有所思地笑了笑:“太上皇,你是在担心朱家人因为气运过盛而遭遇厄运吧?但我认为,道藏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哦?那大萨满有何高见?”朱四爷好奇地抬起头。
“朱家气运鼎盛,但盛极必衰,总会有人承受不住这份福泽。”大萨满冷哼道,“天道是公平的,它不会让所有的好事都落在朱家头上。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皇子皇孙们都派出去,开疆拓土,让大明的版图更加辽阔。”
朱四爷拧了拧眉。
这办法,他知道,目前也是这么去做的。不过,或许需要加快步伐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