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的治学,可比皇上你的鞋拔子厉害多了。”宋濂一笑,“到时候你可别心疼皇子们。”

朱元璋倒是来了兴致。他打小就没机会读书,所以对皇子们教学极严,盼着他们能读好书。

“咱倒是要听听了,你什么规矩。”朱元璋一笑。

宋濂沉思片刻,便讲起他的标准。

凡六岁以上皇子,送大本堂上学,卯时就起,一天学六个时辰,一年当中只有春节,中秋,端午三节,加上皇上,皇后,皇子自己的生辰,可以放假,共十八天。

“一年才十八天假?”朱元璋吃惊地问。

他觉得这样的安排似乎有些过于严苛了,毕竟皇子们一天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学习,而且一年的休息时间也寥寥无几。

可宋濂摊手一笑:“皇上你要是觉得多,一年就十二天。”

朱元璋连忙摇头:“不不不,十八天挺好,可以可以。”

接下来,宋濂的一番话,让朱元璋深以为然。

皇子们不仅仅是皇帝的儿子,更是王朝的龙脉和国家的未来储君。之后,他们才是皇帝的儿子。世人都以为皇子们过着天上人间般的生活,这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误会。只有在王朝没落的时候,皇子们才会沉迷于天酒地之中。

而在圣朝圣君的统治下,皇子们的教育和培养被视为王朝性命般重要。因而,圣君之子,常常苦不堪言,仅仅为学,就得呕心沥血十八年,学成之后,还有习政,立业,事君,戍边。古往今来,所有的皇子,都愿意在沙场建功,却忍受不了书案之苦。

“能咋苦?”朱元璋哼一声,“还能有咱小时候苦?”

宋濂竟无言以对。

那是,像陛下你这样的,古往今来只出了你这么一位啊。

“行,宋濂,就按照你说的来。”朱元璋起身。

“遵旨。”宋濂颔首,而后又问,“那四皇子呢?”

“呃,老四就算了,免得他把你气死。”朱元璋道。

宋濂:“!!!”

……

一个时辰后,早朝开始。

朝参之后,杨宪果然抓住朱亮祖的事,一口气参了陆中亨,唐胜宗等好几个淮西将领。

他明里暗里,还把这事往李善长身上扯。

“陛下,从蓟州到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员都在帮朱亮祖隐瞒蓟州真相。”杨宪义愤填膺,“谁给他们的胆子?”

胡惟庸立马站出来反对:“朱亮祖在蓟州封锁了消息,与其他官员无关。”

杨宪一声冷哼:“无关?蓟州上京的百姓,不远万里,要经过多少关卡,他们不知道?”

“北方战乱未止,驿道未开,当地官员忙于恢复,顾不上也再所难免。”胡惟庸面色铁青,“杨大人,你当初主持运粮的时候,是怎么运的,你不清楚?”

很多将军,也都纷纷赞同胡惟庸。

但是,杨宪抓住他们的漏洞,疯狂攻击。

朱元璋坐在御座上,冷眼旁观着这场朝堂上的较量。

他的眸光森寒如冰,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终于,他怒喝一声:“胆敢截杀百姓,该死!”

他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在朝堂上炸响,让所有人都为之噤声。

“这事咱交给锦衣卫去查,从朝廷到边疆,谁参与了,谁知道了不报,统统都查出来,咱要他们的脑袋!”

帝威如狱!

群臣尽管不是第一次面对,但依然背脊发寒。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