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是不怕与倭国反抗军们为敌的,但是现在这样的局面还是让他感觉十分头疼,毕竟真刀真枪地干,吴三桂要歼灭倭国反抗军简直如捏死一只蚂蚁般简单,但是现在倭国反抗军要躲在暗地里与自己作对,要玩这种“猫抓老鼠”的游戏,这可就麻烦大了。吴三桂把朝廷拨发的新式火铳和火炮下发给了手下的明军之后,便开始下令让驻扎在倭国各郡县的卫所派出小支部队,对倭国各地进行扫荡,清除倭国残余敌对势力,以及追捕倭国的反抗军成员。

倭国的反抗军虽然大多数是被裹挟加入进来的农民和低等士兵,但是那些担任大小头目的,却都是落魄武士或浪人,是经过一定军事训练的,反追捕,反侦察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所以明军的收获十分有限,只能抓到一些无关紧要的人。

吴三桂逐渐失去了耐心,倭国的反抗军势力不除,则始终威胁着倭国境内治安的平靖,若是让他们掀起什么乱子来,让朝廷知道了,自己岂不是要因此获罪?吴三桂决定还是应该加大力度,集结兵力,亲自出马才行。

另一方面,李邦华和郑芝龙也已经回到了京师复命,这还是郑芝龙第一次入京面圣,心中难免有些紧张。

尽管征倭之战让吴三桂这个后来者夺得了首功,但是对于李邦华和郑芝龙,朱天启同样也是大加封赏,甚至给予李邦华的封赏还要比吴三桂更甚,李邦华作为明军水师的主帅,在这场战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才是真正的首功之臣。

至于郑芝龙,朱天启也将其官升三级,同时也再一次给了他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郑芝龙,朕听说你在东番岛上也颇有势力,可有此事?”

郑芝龙闻言一怔,鬓角随即沁出了些许冷汗来,赶忙施礼回答:“回皇上,确有此事,因为臣之故乡土地贫瘠,如今又逢连年大旱,百姓颗粒难收,故而臣才招纳灾民,发给钱粮,送去东番岛上垦荒,臣之所为,皆是为了帮助朝廷赈灾解难,绝无其他非分之想,还望皇上明察!”

“哈哈哈——”朱天启听了郑芝龙的话不由得朗声大笑,随即说道:“郑芝龙,朕又没有说你此事做错了,你何必这般紧张,莫不是你做贼心虚了?”

郑芝龙一听此话,顿时汗湿全身,咕咚一下跪在了地上,叩首道:“臣对大明忠心耿耿,绝对二心,还望皇上明察!”

朱天启面带笑意地看着郑芝龙,良久才开口说道:“好啦,朕知道你对大明是忠心的,而且朕不仅知道你多次运送灾民到东番岛上去垦荒定居,也多次为朝廷击退了和兰人的入侵,你为朝廷做的事儿,朕都记着呢!”

郑芝龙听到这里,这才暗暗长舒了一口气,悬起的心缓缓落了地。

朱天启脸上的笑意淡去,他站起身来,脸上浮现出了坚毅决绝之色,朗声道:“东番岛乃是我华夏之土,岂可容那泰西人占据?

泰西人占据东番岛,不仅压榨我大明百姓,掠夺我大明物产,更是以此为根基,对我大明海疆虎视眈眈,朕岂可容之?如今时机已到,朕已决意,要发兵收复东番,驱逐泰西人!”

说道这里,朱天启把目光聚焦到了郑芝龙的身上,朗声问道:“郑芝龙,朕欲将收复东番之重任,托付与你,不知你可敢接下?”

郑芝龙闻言,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直起了身子,抱拳朗声答道:“臣愿接此重任,为朝廷驱逐泰西人,收复东番!”

“好!”朱天启当即抬手,王元宝双手捧着尚方宝剑送到了他的手边,朱天启一把握住尚方宝剑,走下平台,走到了了郑芝龙的身前,说道:“今日,朕就封你为复台大将军,将大明水师的八艘主力战舰交于你手,望你不要辜负朕对你的一片期望!”

郑芝龙抬起双手接下尚方宝剑,当即叩首道:“请皇上放心,臣定将不负皇上对臣之重托!”

朱天启微微点头,“那朕就静候佳音了!”

从皇极殿出来之后,郑芝龙顿感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手握尚方宝剑,胸中满腔热血。

李邦华笑着对郑芝龙拱了拱手说道:“恭喜啊,郑将军,此去收复东番之后,便是郑将军飞黄腾达之时啊!”

郑芝龙赶忙拱手回礼,“军门大人抬举下官了,下官也是为朝廷办事,为皇上分忧,怎可只想着自己的前程富贵?”

李邦华笑了笑,倒是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转而说道:“走吧,咱们得尽快赶回大沽口去,去交接一下战船才是!”

郑芝龙自然是没有异议的,虽然郑芝龙与李邦华这是刚到京城,都还没有好好歇一口气儿呢,便要又赶回大沽口去,不免有些辛苦,但是此时的郑芝龙可顾不上考虑辛苦不辛苦的问题了,那八艘主力战舰毕竟是李邦华这个海防总督的“宝贝”,人家肯这么爽快地交接给自己,便是给足了自己面子了。

李邦华倒是没有想那么多,也没有因为皇上把收复东番的重任交给了郑芝龙而心中嫉妒,因为他知道,皇上对他也是十分重视的,领兵打仗本就不是他的专长。

如今这征倭之战打了近半年,他也该回去好好整顿一下手下的大明水师,以及去巡视一番大明的造船厂了,治军、练兵和造船才是李邦华所擅长的事情,至于驱逐泰西人,收复东番的事情,还是让郑芝龙这个武将去做吧。

李邦华十分痛快地把八艘战船交给了郑芝龙,郑芝龙也没有多做停留,率领自己的部众,驾着这八艘战船便南下回自己的老家做准备去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