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入夜的时候,江户城才逐渐平靖了下来,但是大火已经从幕府向整个江户城蔓延开来,江户城都是木制房屋,一旦起火基本上是没救的,吴三桂只能下令提前拆除大火蔓延的方向的建筑,明军拆出了一圈儿空地来,大火把中间的那些建筑烧了个精光,这才逐渐熄灭。
如今明军虽然占据了江户,然而江户中心最繁华的地带却被烧了个精光,吴三桂除了得到一具还不能确定是否是德川家光的尸体之外,别无收获,所以心里也是懊糟的很。
随后,明军抓到了一个倭国老僧,这个老僧年轻时候曾经去过大明求学修行,所以精通汉话,吴三桂指着他来给自己做翻译,自然是没有让明军难为他,而且还好吃好喝地款待了他一番。这个倭国老僧也不错,本来就是个亲明份子,对倭国这些年来的作为早就看不顺眼了,所以对明军那是十分配合的,心甘情愿地给吴三桂做起了翻译官来。
随后吴三桂在这个倭国老僧的帮助下,从那些来给他献尸体的倭国人那里了解到,在明军准备进攻江户之前,江户城内发生的动乱,以及倭国人组建的幕府反抗军的一些情况,还有就是反抗军围攻幕府,并最终获得德川家光尸首的经过。
据反抗军们描述,他们冲入幕府之中的时候,正好目睹了德川家光切腹自尽,是由幕府六人众中的太田资宗来给德川家光介错的。
吴三桂忍不住问他们:“介错是什么意思。”
倭国老僧解释道:“是帮助切腹自尽的人斩首的意思。”
吴三桂听完顿时有些无语:“你们倭国人自杀不自己抹脖子上吊也就算啦,非要拿个小刀挖自己肚子,扎心窝子也比挖肚子来的快啊!肚子里面都是肠子肚儿,就是全剖开了,也一时半会儿死不了啊,难不成就是为了把自己疼死吗?”
倭国老僧感觉一时之间似乎无法向吴三桂解释清楚倭国人的切腹文化,所以只能是尴尬地一笑,没有说话。
吴三桂却是摇头苦笑:“可是你说他不怕疼吧,他又非得再让一个人来帮自己砍头,直接砍头不好吗?非要在砍头之前把自己肚子剖开,这不是没事找罪受吗?你们这是自知自己罪孽深重,给自己加点儿刑吗?
你们倭国人是不是不喜欢给自己留全尸啊,堂堂幕府将军竟然让自己的手下给自己砍头,自杀的方式有那么多,怎么就不选个体面一点儿的?”
倭国老僧没想到这位大明将军竟然这么能吐槽,不过说起来切腹这件事似乎对于外国人来说也确实难以理解,会让人感觉槽点满满,因此倭国老僧只能继续无语。
而后,吴三桂又让倭国老僧帮忙确认了一下德川家光的尸首,因为这个倭国老僧是附近寺庙里的高僧,曾经不止一次见过德川家光,所以得到了倭国老僧的确认之后,基本上就不会有问题了。
吴三桂随后便下令释放了那些前来献尸体的倭国反抗军们,并表示如果他们愿意配合明军,可以去把其他反抗军都给带来,明军愿意帮助他们清剿德川幕府的残余势力,帮助他们重新帮倭国建立政权。
这些倭国人听闻此言自然是十分高兴的,他们之所以会把德川家光的尸体献给明军,不就是认定明军是正义的,以及对明军的拥护吗?
所以这些倭国人也认定,明军此次入境攻打倭国,目的就是为了惩罚冒犯大明的德川幕府,帮助倭国人推翻德川幕府的统治,重新建立新政权。
而在大多数倭国人的心目中,他们真正拥护的还是他们倭国的天照大神的后裔“天皇”,对于幕府架空天皇的行为是心存不满的,所以现在趁此机会,他们最希望的还是能够恢复天皇执政的原始状态。
但是倭国的天皇权力被架空也不是近百年才有的事情,不说自镰仓幕府以来便是幕府代为执政,就是再往前,那也是关白代为执政啊,真正天皇掌权的时期实在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时候天皇都只是一个“吉祥物”。
所以说,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构想,只不过是倭国百姓的幻想罢了。
而那些真正操纵着反抗军的达官显贵和武士浪人们,他们只不过是利用着百姓们的这种天真的想法,和拥护天皇的心理,来达到操纵他们,让倭国百姓为他们效力卖命的目的,而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踩着无数倭国百姓的尸体走上权力的高台。
而到了那个时候,得到至高无上权力的,绝对不是天皇,而又是一个新的幕府,或者关白。
吴三桂虽然很年轻,但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他还是看得出来的,所以他不介意通过这些倭国愚民,来与他们身后的势力做一个交易,毕竟自己手底下只有五万明军而已,虽然论战斗力,吴三桂有信心击败任何一股倭国军队。
但是要想征服整个倭国,五万人明显是不太够的,如今自己也不过只是一路打穿了倭国东侧沿海的几个令制国而已,往西边还有数十个令制国,真要全部将其击败,明军自身的消耗也将是十分巨大的。
倭国的政体十分特殊,与大明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并非说自己攻占了江户,这个倭国德川幕府的老窝,拿到了倭国德川幕府的首领,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的尸体之后,便可号令整个倭国投降,向大明臣服。
反倒是因为德川幕府的倒台,会让倭国境内的数百个令制国纷纷独立,情况会变得越发复杂起来。
而且,倭国虽然掌权的是幕府,但是首都却在京都,就像是有两个首都一样,自己只是把德川幕府的江户城给拿下了,起不到“斩首”的效果,还得去京都碰碰运气。
然而就目前吴三桂对倭国的了解,估计哪怕自己真的打到了倭国的京都去,把倭国的天皇给活捉了,估计倭国的数百个令制国也不会因为天皇被捕而向明军投降,向大明表示臣服,因为他们似乎都不在乎天皇的死活,在乎天皇的只要倭国的平头百姓。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