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南北夹击

萩之城里的倭国人除了被叛军杀害和掳走的,也大多都从后门逃走了,从前门逃出来的不过寥寥数百人。

明军把这几百个倭国人驱赶到了一处山谷里之后,便派人守住了谷口,将这处山谷作为临时的战俘营。

随后,一边等候萩之城的大火熄灭,明军也一边开始对那三万降卒战俘开始了甄别分流,先是从中挑选出愿意投降为明军效力的,然后是把那些躲在其中冒充士兵的将领们给揪出来,把不愿意投降的倭军将领给处决掉。

随后便把剩下的这些降卒都给赶入了山谷内的战俘营里,等候朝廷往西伯利亚运送劳力的大船前来接应。

萩之城覆灭之后,藩主毛利秀元便逃去了周防藩的山口城,长门藩和周防藩同属于长州藩,都是毛利家的地盘儿,如今长门藩落入明军之手,毛利秀元也只能逃往周防藩了。

占领了长门藩之后,便断绝了本州岛和九州岛的陆路交通,倭国军队想要去九州岛便只能再走海路了。

虽然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的海路很近,但是想要运输大量兵力渡海,所需船只还是很多的,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因此,现在明军可以安心回过头来消化整个九州岛了,如今的九州岛上还有筑后藩、丰后藩、肥后藩、日向藩、萨摩藩和大隅藩六个令制国没有被明军打下来,现在也是时候回去收拾他们了。

明军在长门藩的萩之城与倭国大军决战,对于后方已经攻占的区域,也是需要派兵留守的,毕竟九州岛上还有六个令制国没有被明军击败,他们很可能趁机偷袭明军的后方。

不过李邦华所担忧的这个问题,朱天启早就提前想到了,并且也暗中派人去给大隅列岛上的毛文龙下令,让他渡海前去攻打大隅藩、萨摩藩和日向藩,如此一来,这六个令制国则要防备来自南方大隅列岛上的毛文龙,而不敢再派兵离开本藩,去攻打明军后方去了。

只不过朱天启与毛文龙之间的联系自然是不能让李邦华知道的,因此朱天启只是告诉李邦华,不必担忧后方的问题,尽管集结兵力与倭军在萩之城大战便可,倭国南面有个毛文龙,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李邦华是不知道毛文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友军,所以他自然不能完全放下心来,权当皇上这是在安慰自己,但是该设防的地方还是慎重地留下了几支兵马作为防守力量,随后这才率军前去攻打萩之城。

毛文龙的部队就没有明军那么厉害了,装备也没有明军那么精良,都是清一色的新式钢铁炮和燧发枪。

但是毛文龙的部队毕竟参与过收复辽东的战斗,还是获得了一批朝廷拨发的新式装备的,只不过不像李邦华的水师那样,可以达到人手一枪或两人一炮的程度。

可即便如此,依靠着手里的三四千杆燧发枪,五六千杆火绳枪,还有新式钢铁巨炮三百门,新式红夷大炮五百门,新式虎蹲炮一千门,老式各色火炮三千门,跟倭国部队比起来,也算是装备精良了。

所以即便毛文龙的部队与倭军交战做不到向明军那样可以几乎没有伤亡便可将倭军击溃,却也可以将伤亡控制在很小的程度,打得倭军毫无还手之力。

毛文龙毕竟是个穷凶极恶的大海盗,做起事来可就不像明军那样有底线了,一旦击败了倭军,占领了倭国人的地盘儿,便是烧杀抢掠,一片狼藉,所过之处,残骸遍野。

相较而言,明军对于倭国人的处置方案是何等的仁慈,不仅不打不骂,管吃管住,还包分配工作,而且都是世袭罔替的铁饭碗。

毛文龙的部众在九州岛的南半部三个令制国肆虐的同时,明军也开始南下向丰后藩、筑后藩和肥后藩进军了。

筑后藩只有久留米和柳川两城,被明军轻而易举地攻陷了。

肥后藩则相对要大一些,保护天草群岛,共有十几个郡,但是也只有熊本和人吉两座城池,另有高濑和宇土两座阵屋,明军还是稍微费了一些功夫才将肥后藩完全占领的。

东侧的丰后藩虽然地方不大,但是却比起筑后藩和肥后藩来更加富饶强盛一些,光城池就有六座,分别是日出城、杵筑城、府内城、臼杵城、冈之城、佐伯城,另外还有一块儿幕府直属地日田。

但越是因此,明军对丰后藩的攻势便越加迅猛,李邦华特意等去攻打肥后藩和筑后藩的几路明军在丰后藩集结之后,才下令挥师东进,其结果自然是明军一路势如破竹,倭军毫无还击之力,六座城池瞬间便被攻陷,丰后藩转瞬便落入明军之手了。

占领丰后藩之后,明军便已经控制了整个九州岛的北半部分,与在南半部分活动的毛文龙部,即将就要碰头了。

然而就在李邦华和郑芝龙商议,要不要趁机与毛文龙开战,完成之前在济州岛没有完成的,剿灭叛贼毛文龙的计划时,毛文龙部突然全部退出了九州岛,撤回了大隅列岛上。

而毛文龙撤离九州岛的消息,还是从那些自九州岛南半部逃难而来的倭国百姓口中得知的。

随着明军占领的地盘儿越来越大,占领区内的倭国人也越来越多,虽然明军有着明确的《占领区处置方案》,每到一处都对当地倭国人进行集中处置。

但是随着涉及人数增多,几万明军要对上百万的倭国人进行分流处置,自然是力有未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加之倭国多山地丛林,也难以保证没有漏网之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