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不速之客

钱龙锡当即行了一礼,有些激动地说道:“此去验收我大明的新式战船,真是令臣大开眼界,臣不得不承认,以前臣实在是太过于孤陋寡闻了,有些事情也做得太过于不识时务了一些,如今回想起来,实在是惭愧万分!”

朱天启听了这话不禁微微一笑,十分大度地摆了摆手,“好了,钱爱卿,都说不知者不罪,朕也不是那么记仇的人,以前的事情你就不必放在心上了!”

说着话,朱天启兀自翻出自己的“小账本”来,翻到钱龙锡那一页,在上面勾抹了几笔……

朱天启随后便看向了孙元化,一边把手里的“小账本”放回去,一边开口说道:“孙爱卿,你的方案朕已经看过了,还是很合理的,至于你后面提到的这些问题,朕认为除了前甲板上这门钢铁巨炮还能稍微动动心思之外,侧舷上的火炮恐怕也无法找到更合适的了。”

孙元化反正已经是束手无策了,故而现在听到皇上或,前甲板上的这门钢铁巨炮还能有改进的可能,顿时便来了精神,“请皇上赐教!”

朱天启拿出一张纸来,便用笔在上面画着草图,便说着:“总体来看,咱们仿造的泰西战船还是性能有所不足,可承载的火力有限,若是想要在火力上碾压泰西人,还是要在此基础上,研发打造出更大更强的船只来才行。

前甲板这门钢铁巨炮是在海战中形成优势的唯一希望,所以绝对不能把它的发射方向限制在船头方向,要让它具备转向的功能,做到想打哪就打哪儿!”

说到这里,朱天启放下笔,拿起画好的草图展示给了依旧是一脸迷茫的孙元化,“现在我们的钢铁巨炮虽然威力很大,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太过笨重,一旦安放好了,便再难将其挪动。

故而我们可以给它制作一个可以旋转的圆盘底座,大炮依然是要固定在这个底座上的,但是底座却是活的,我们只需要推动底座旋转,便可让大炮转向任何一个方向!”

看着朱天启所绘草图,再听完朱天启的一番解释,孙元化顿时恍然大悟,忍不住拍手称赞:“妙极!妙极!皇上果然是才智过人,令臣敬佩万分啊!”

就连一旁的钱龙锡也心中不禁暗暗感叹皇上聪睿非凡,既惊讶又敬佩,虽然他不太了解安装火炮的事情,但是皇上图纸画的十分清晰,令人一目了然,故而他还是能够听出来大体是怎么一回事的。

随后朱天启便让孙元化去按照商议好的方案去武装三艘战船去了,而钱龙锡,朱天启也给他安排了个新差事,让他回去准备复辽事宜,朝廷下一步便要大举进军,收复辽东!

关于战船火力不足的问题,朱天启也没有太过忧心,毕竟现在他们所担心的火力不足问题,主要是火力不足以碾压泰西人,但是用来对付其他船只则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的。

再者说,即便泰西人已经能够制造出更大更强的战船,也不可能把船队开到亚洲来,所以大明还是可以依靠数量优势,保证附近海域的制霸权的。

当然,对于新式战船的研发改造工作不能停止,大明现在确实无法造出更强大的战船,但是以后必须要造的出来才行,朱天启在战斗力方面的追求,永远不是势均力敌,而是要做到绝对碾压!

朱天启随后便下旨称赞了一番李邦华,以李邦华造船有功为由,加封他做了海防总督,除了之前李邦华做海防巡抚的时候负责的天津卫沿海海防工作,另外把登莱二州划归了李邦华的手下。

简单来说,就是海防巡抚加上了登莱巡抚,二职合并,称为海防总督。

对此,朝中自然是没有人再表示反对了,毕竟如今钱龙锡都公开表示对此事的支持了,朝中那些文官大臣们自然都跟着钱龙锡站队了。

随着李邦华的升迁,登莱二州的水师和船只全都归到了他的手下,朱天启也再次给他投了一大笔银子,让他把造船厂进一步扩建了,登莱二州原来的造船厂也都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同时也大量招募了一批船匠,开始大举建造战船。

受木材原料的限制,即便现在李邦华的造船厂已经具备了建造盖伦船和卡拉克船的能力,但还是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的,按现有木料和造船效率估计的话,可能所有船厂都全力开工的话,一年之内,最多可以再造五六艘盖伦船以及八九艘卡拉克船而已。

朱天启对此还是表示十分满意的,他甚至告诉李邦华,不必把精力都耗费在打造新式战船上,要让那些优秀的船匠去琢磨如何改进盖伦船和卡拉克船,去研发打造更强大的战船。

也要保证原有明军所用的那些小型战船的产能,毕竟现在明军水师打仗,还是靠船海战术,数量才是王道,绝对不能在无法通过大型战船形成绝对优势之前,把之前的数量优势也给丢了!

当然,造船是一方面,对水师的训练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毕竟在战争中,尤其是古代战争中,兵员素质足以决定军队的战斗力水平,决定战争的成败,所以既要重视武器装备,也要重视练兵。

练兵之事倒是李邦华所擅长的,以前他做海防巡抚的时候,那海防营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条,士卒一个个也是训练有方的。

只不过现在他手下的摊子大了,而且又添置了很多西式战船,李邦华也不得不开始让泰西人帮助自己练兵,除了教授明军水师驾驶这些泰西战船之外,也让泰西人教授明军水师的将士们一些泰西人的海战战法战术。

李邦华见识到了泰西战船的强大和优势之后,早就放下了心中对于泰西人的成见,故而他现在跟这些泰西人处得关系还是很不错的,甚至本人也时长与泰西船长一起探讨海战之事,互相进行海战推演,互相切磋,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受益颇丰的。

九月底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悄悄来到了京师,此人在京师住下之后,便派人出去打听了一番朝廷现在的情况,随后便亲自前往了徐光启的府上拜访。

本来他此次前来拜访徐光启,是带了不少礼物的,可是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当他把拜贴和银子塞给徐光启府上的门房时,那门房竟然只是收下了拜贴,却不肯收下他的银子。

要知道,三年前他来大明京师的时候,可还是无官不贪,无吏不腐的,没有银子开路,那是寸步难行的,如今怎么突然转了性,莫非是自己给的银子太少,人家瞧不上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