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来柴禾,架起来,烧一堆野火。火要猛,柴要多。等火烧完,剩下一大堆灰烬,才把红薯丢进去,小心地盖好。然后去砍一捆柴,放一会牛,回来掀开火堆,一个个烧熟的红薯就滚出来了。

那个滋味就别提了,掰开一个,还滋滋冒热气,油水直冒,喷香扑鼻。

不过,也有火候不到的时候,红薯还是夹生的,不过也不管了,半生不熟的吃下去。但是后果你晓得的,肚里废气乱窜,然后,然后反正你懂的,哈哈!

李安说完,发现在场的众人都微微的露出了想吃的表情,李安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立即对一边的柳方子吩咐道:“方子哥去弄一些柴火过来。”柳方子点头,一会的功夫,柴火就弄到了,用火柴将柴火给点燃,等火灭了,跟着弄了一些红薯放进去,等了大约一个多小时。

红薯就完成了烤制,一人递了一个过去,掰开红薯,真的是和李安说的一样,红薯鲜甜好吃,比那些野菜不知道好吃多少倍。

等红薯收完之后,还不是结束,地里还有红薯藤,这些也是可以吃的,首先这个红薯藤是可以拿来喂猪的,当然也有人家掐来嫩嫩的红薯尖,炒来吃,现在大多数人,还在沿袭这种主流的吃法。

割下来的红薯藤,剁碎了喂猪。

喂不完的怎么办?为防红薯藤腐烂,得把他们栓成一把一把的,用谷草拴好,搭在穿坊上晾干。冬天缺少食料,取下来依然剁碎煮透,照样可以喂猪!

结束了吗当然是还没有结束,挖完红薯,晾干表面水汽,农家会在住房附近挖一个洞,保存红薯。这个洞就是那时农村家家均有的红薯窖。不深,但一定要干燥利水。在里面铺上稻草,把红苕一层一层放上去,最后关好洞口,红薯就静静地躺在里面,等着人们去取用。

在红薯窖里的红苕存放一段时间,水分逐渐减少,分加重了。特别是到了冬天,红薯经过上时间的存放沉淀,个头缩小了,微微有些萎缩。这个时候的红烧是最好吃的,不管生吃,还是煮食,烧吃,那个甜丝丝的味道,难以找到能与它媲美的其他食物。

李安一边挖,一边将储存红薯的技巧一一的说了出来,这些技巧以后会跟着李家村一起传上几千年,所有人也都会像记得那位明朝将红薯藤带回大明陈振龙的名字一样,记住李安的名字。

李世民知道了李家村红薯丰收之后,也是第一时间派人来统计亩产是多少,最后的统计数字是亩产两千二百斤,这个数字不但是震惊到了李世民,也是震惊了在场的所有官员。

长孙无忌,房玄龄都被震惊的无话可说,跟着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全大唐开始统一的推行起了种红薯,这一项国策被发布出来之后,李安就知道,大唐会少死很多百姓了。

与此同时,很快就要过年了,大唐的天气也开始越来越冷了起来,这个时候的大唐是没有的,李安这个时候,又开始意识到,自己要做的事情又多了起来。

现在的大唐没有,御冬是一个麻烦的事情,为了减少被冻死的百姓,李安准备将煤炭炉给运用起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