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漏洞的存在,初期可以吸引大批商人入行,也可以倒逼官盐修正问题,等把盐商套牢,他再想办法解决这个漏洞。

刘晏心思机敏,见李琩欲言又止,道:“臣仓促之间想出此法,思虑不周,请陛下指正。”“士安此法,十分精妙,我没什么意见。”李琩微微一笑,顿了顿,道:“我只是对盐井有些新的思考。”

刘晏一怔,道:“请陛下赐教。”

李琩道:“当前的盐井,还是传自李冰兴建都江堰时发明的大口浅井,大口浅井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挖掘不深,我有一个新的设计,能节约人力物力,且深挖盐井。”

刘晏又惊又喜,忙道:“请陛下说详细些。”

李琩起身到龙案上,找出一张图纸,递给刘晏,道:“你瞧瞧。”

刘晏接过看了半晌,好奇道:“这是什么原理?”

“杠杆……”李琩原本想说杠杆原理,但考虑到刘晏可能听不懂,转道:“士安会舂米吗?”

刘晏点头道:“会。”

李琩道:“就和舂米差不多,你踩一头,让另外一头向下运动。”

刘晏恍然大悟,道:“竟然如此简……高明!”

刘晏“如此简单”差点脱口而出,但李琩提出的发明,他怎么也得用奉承的词。

李琩知道刘晏想说什么,笑道:“很多发明的原理都很简单,只是应用是一個漫长的过程。”

刘晏见李琩听出了他咽下去的话,尴尬一笑,道:“陛下说得是,原理虽然简单,但工具设计复杂,若非陛下天纵英才,让臣想上几辈子也想不出这种设计,还请陛下替这新工艺赐名。”

李琩道:“便叫卓筒井吧。”

这工艺说起来简单,但其实即使李琩见过这种设计,能记住也是机缘巧合。

卓筒井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他前世时,还去四川大英博物馆亲自看过,想不记得也难。

李琩沉吟片刻,道:“这图纸也是我仓促画成,其中可能有些缺陷,士安你去召工匠制作,若是有问题,及时与我商讨,不要怕惊扰我而误了事。”

刘晏高兴领命:“是!”

一旁的杜甫在旁边默默看着李琩的一言一行,再结合昨日对李琩的认识,他终于明白,李琩手下这些人,为什么对李琩既忠心,又忌惮。

因为李琩所表现出来的能力,高超的御人之术只是其次,李琩不仅充分信任下属,给下属表现的机会,还能提出各种奇思妙想。

没人知道李琩的脑子到底了装了多少东西,他们只知道,跟着李琩,就能功成名就,背叛李琩,就没有好下场。

杜甫不由得暗暗感叹:“真是天佑大唐,降下如此英主!”

李琩不知道杜甫心中所想,他只是早就想过,无论是现在推行的盐法,还是后续即将推行的税法,或是对世家门阀的打压,解决的都是分配的问题。

而要想中兴大唐,又兼顾百姓,还需要解决生产的问题。

他一开始之所以没有着急解决生产,是因为分配和生产是相辅相成的,他没有掌握分配权,就推行不了生产技术。

砧板上的鱼,是没有发言权的。

但现在,他是手握雄兵的大唐实权皇帝,他可以在分配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推行他的生产计划。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