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祁侯,炎汉帝朝的卫将军,怎么跟个市井小贩一样在这吆喝招揽生意?
简直斯文扫地!
世家豪族之中做生意的人不在少数,毕竟赚钱嘛,不寒碜,越是名门望族越是有着一大家子要养,地里刨的那点食确实不够。
但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就算做生意也是交给亲信下人或者偏房子弟,没人像王景这般自己撸起袖子下场的。
原因无他,跌份儿啊!
可王景偏偏干了,而且东西还卖得死贵,动不动就几千上万钱的,而且都是些寻常的东西,又不是什么奇珍异宝。
你怎么好意思喊出这种价格的?
这是要把我们当猪宰吗?
欺人太甚啊!
回过神来后,荀彧将王景拉向一边,低声说道:“主公,这种事你交给下人就好,亲自上阵,有损名声啊!”
王景知道荀彧是一片好心在劝谏自己,可他也是有苦衷的。
长长地叹息一声之后,王景也无奈地开口解释说道:“文若所言甚是,可这些道理我又何尝不知?可如今正处乱世,想要安定四方,免不得要对外征战。打仗打的无非就是钱粮二字,总不能前线仗在打,后方三天两头的缺粮缺钱吧?我既然身兼重任,不想办法解决财政问题,心如何能安?”
荀彧愣了,过了半天才心悦诚服地朝王景一鞠:“主公高义,手下佩服。”
王景此举虽然与当下世家和豪族的主流价值观不符,可如此费尽心思筹集军费,而不是掠之于民凌虐百姓,当真称得上是仁义无双了,比起其他靠着横征暴敛来维持军队的各路诸侯要好多了。
为了天下安宁,王景连颜面都可以弃之如敝履,甘受万夫所指,这种事情,荀彧都自问做不到,所以他还能说什么?
“主公既有此心,属下自当效仿。这些家具,每样都给我们荀家来三套吧,一共多少钱,回头我派人送来。”
在场官员,不仅荀彧,其他人也都是出身名门,家大业大人口也多,谁家不需要个十几套?
他们又不像曹操和袁绍等诸侯,需要家产充做军资,几代下来早就富得流油了。
原本还觉得价格有点高昂,想要讨价还价来着,可荀彧直接买了,他们也就不好意思再开口。
袁隗作为旧党如今硕果仅存的中流砥柱,虽与王景政见不合,但也乐得点钱跟王景缓和关系:“给老夫来二十套吧,不知何时可以送到太傅府?”
如此豪气,不愧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当真是大客户啊!
王景虽然看袁隗这老东西不顺眼,彼此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可还是看在钱的份上对他笑脸相迎:“袁太傅大气啊,一出手就是二十套,我肯定让工匠加班加点地把东西做出来。对了,不知袁太傅在细节上有没有什么要求,比如式样,比如用料?”
袁隗顿感诧异:“怎么,还能改的吗?”
王景大笑:“瞧太傅这话说的,目前我手里只有这些,其他家具还没来得及做呢,所以你若是有不满意的地方,尽管提出来,我即刻命人修改,最迟三天之内一定送到贵府,不过事先得交三成定金。”
什么,没货?
还没打造你就拿出来卖,空手套白狼啊你?
袁隗的脸色变得非常精采,其他人也是一样,盯着王景如同在看一头有进无出贪得无厌的异兽貔貅。
他们买东西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何时做过这种先交定金再交货的买卖?
众人面面相觑愣了半天,崔烈第一个上前,开口说道:“给我来二十套,一共多少钱,定金又要交多少钱,你给老夫说个准数。”
虽然不知道崔烈这个家伙突然间又在发什么疯,但有钱不赚王八蛋,王景也懒得多想,脑子里瞬间就完成了计算:“沙发,茶几,床,书柜,衣柜,古董架,一套共八万钱,二十套共一百五十万万钱,我给你算上折扣了,三成定金记得交一下,崔大人还有疑问吗?”
这就一百五十万了,你干嘛不去抢啊!
崔烈原本是打算点钱,看能不能跟王景缓和关系,好把他的官职提一提,三公什么的他现在也知道没戏,可九卿总要有的吧?
所以才学着袁隗的一样,也开口说要二十套。
可王景把账当着他的面算完,他才发现二十套家具居然要一百五十万钱!
倒不是博陵崔氏出不起这个钱,当年崔烈连三公都能买。
可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以前灵帝在位,他崔烈只能钱买官。
好不容易现在灵帝死了,结果他崔烈想当官还得钱,那灵帝不特么白死了吗?
一百五十万钱啊!
这可是足足四万石粮食!
崔家虽说也是郡望家族,家业不少,不是很在乎,可是就这么送给王景,心里怎么这么不甘呢?
崔烈心中一阵肉疼,可为了能够升官,他依旧是咬着牙把钱给付了。
当然,这亏他肯定不能白吃,心中早就打定了主意,从王景这里拿到家具之后,回去就要想办法把亏掉的前连本带利赚回来!
崔烈就不信了,这种赚钱的买卖你王景做得,我崔家难道做不得?
“多谢惠顾啊,崔家主。”
来者是客,只要肯掏钱,王景还是愿意给对方一个笑脸的。
只是崔烈离开之后,荀彧偷偷找了过来,提醒王景说道:“主公,属下观崔烈行事异乎寻常,恐怕买走这些家具,另有图谋。”
荀彧察言观色的本事那是真厉害,一眼就看出了崔烈不正常。
毕竟之前暗中纠集党羽打算找王景茬的就是他,今天怎么可能二话不说就掏出一百五十万钱来买王景的家具?
不过王景却不怎么在乎,反而笑着看向荀彧:“文若,你说他想做什么呢?”
荀彧被问得一愣神,但还是如实回答:“依属下之见,崔烈此举除了想要讨好主公,以求升官之外,恐怕还存着想要仿制的心思,毕竟主公所改良的家具,用着确实舒服。”
炎汉帝朝时期的许多生活习惯,与后世是截然不同的。
就以桌椅为例子,直到南北朝时期“胡床”这种坐具传入华夏之后,人们生活饮食等才渐渐变成了坐椅就桌。
王景设计的这些带有现代风格的家具,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实用性很强,在舒适这一属性上更是直接拉满,世家和豪族根本抗拒不了其中的魅力。
毕竟喜欢舒服是人的天性,因此新式家具必然会迅速流行开来,而这里面蕴藏的商机,许多人都注意到了。
杨彪和袁隗也注意到了,但他们都不太敢挑战王景的权威,可崔烈却仗着崔家的往日荣光,显然不把王景放在眼里。
荀彧看出此事之后,也只能先行提醒几句,而看到王景的翻译,他哪里还不明白,卖家具不仅是为了赚钱筹集军费,本身也有钓鱼执法的意思在里面。
离开卫将军府之后,荀彧回到光禄勋府邸,见到了叔父荀爽。
因为董卓提前伏诛,洛阳并未乱起,因此荀爽并未如原先的历史那般在几年前病逝,而是依旧好好的活着,此刻依然是荀家的镇海神针。
荀爽看见荀彧回来,便将他招到书房问话:“文若,今日去卫将军府,王元旭都和你们说了些什么?”
王景的突然召见,让许多人都察觉到了不安的信息,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
荀爽虽然没有亲自前往,却也派了荀彧出场,算是摆明立场支持王景推行专利保护法令和帝朝天工院的创立了。
在荀爽看来,王景此刻召集这么多朝中大臣,又多是之前的政治盟友,想必会有许多安排。(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