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众臣眼见徽宗皇帝来了,尽皆跪伏于地,朗声说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徽宗皇帝无精打采地道:“众卿家平身。”应伯爵回到家里面之后几乎没有怎么合过眼,看上去,徽宗皇帝同样也是如此。

徽宗皇帝昨夜离开朝堂之后,回到寝宫,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虽然有乔贵妃和刘皇后左右相陪、侍寝,但眼下金国大军压境,徽宗皇帝当真是什么兴趣也提不起来了。

此刻,徽宗皇帝望着满朝文武轻声一叹,说道:“众卿家好好说上一说,我大宋究竟该如何对付金国才是。”

话音刚落,满朝文武开始由前至后,陆陆续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虽然众说纷纭,听上去似乎有些百家争鸣的意味。

可实际上,朝臣的进言主要就围绕着两点。

要么是跑,要么就是和。

再无第三。

好比,蔡京就说:“金国人茹毛饮血、残暴不仁,我大宋倘若是想要与金国坐下来好生商谈,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商谈的余地。”

“依微臣之间,现下陛下应当离开汴梁城才是,去巡幸东南,待得风头过去,再回到汴梁城也不迟。”

好比,蔡京的儿子宰相蔡攸说:“圣上,汴梁城内我大宋的精锐之师达到八万之多,圣上您完全可以先行离开汴梁城,留守人员死守汴梁。”

“就即便是没有办法将金军打退,无论如何,便哪怕是耗,也要耗死金军!”

众臣的意见徽宗皇帝听在耳朵里面,徽宗皇帝其实打从心底,对于他们的大体见解还是相当认可的。

蔡京父子二人的言论在徽宗皇帝看来,最得徽宗皇帝的心意。

相比起六贼成员,应伯爵的想法就全然不同了。

应伯爵觉得,大抵不应该建议徽宗皇帝离开汴梁城。

在历史上,徽宗皇帝一旦是离开了汴梁城,皇位便由太子赵桓继承。

按说,徽宗皇帝整日都是满心吟诗作对,尚且都已经是不务正业的典型范例了。

可钦宗皇帝不仅仅是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之徽宗皇帝甚至还都远远不如。

徽宗皇帝尚且还有脑子,但钦宗皇帝连脑子都没有。

想当年,倘若不是钦宗皇帝听信妖道郭京的谗言,亲自为金国人将汴梁城的城门打开,靖康之变又何以会发生得如此痛快?

应伯爵想到这一节,连忙对徽宗皇帝说道:“陛下,微臣的想法与旁人完全不同。”

“在微臣看来,陛下您不但不要离开汴梁城,而且还要亲自主持好接下来的这场汴梁保卫战。”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蔡京,蔡攸,高俅,童贯,以及梁师成等人,都是无比震惊地看向应伯爵。

应伯爵转头瞥了众人一眼,眼见众人惊得下巴都快要掉在地上了。

他却只是一丝轻笑,也不多说什么。

徽宗皇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着应伯爵说道:“爱卿,其他的朕尚且不问,朕只是问你,你让朕留在汴梁城并且还要组织好汴梁保卫战,究竟又有几分把握?”

蔡京目不转睛地望着应伯爵,心道:应光侯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大家都嚷嚷着让陛下赶快离开这汴梁城。

他为何还要主张陛下留在汴梁城呢?

实在是匪夷所思。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