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师父表现出来的其他各种症状里,有很多,还是与良子玉的症状,不太一样的。

他们二人,只有,最严重的,意志混乱,灵识出现解离的症状,是极其类似的。

九小寒真正想的,则是:

师父都并病这么久了,几乎清心山方圆五百里之内所有有头有脸的知名大夫、江湖郎中,都快被请了一遍。

就连帝都名府的三位头牌御医中的一位,也曾经奉了那位九五之尊的私下口谕,特意逗留清心观数日、给无为子诊治过的。

但,师父的病情,始终毫无起色,甚至,还越来越恶化了。

然而,在那些能力参差不齐的诸多名医中,九小寒唯独没有瞧见过,那个所谓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九世堂堂主。

要么是,师父和其他师兄们确实请过他,但,当时他有更为要紧的事,没能来;

要么就是,师父深知自己真的即将命不久矣,他不想让自己这位故友思虑、挂碍,由此,才一直没有告诉对方。

总而言之,相对于施毒真凶的妖将巫煞,还有遗失了千年、不去去向的《神草物药经》半部下卷,也就剩下,这个只闻过其名、未见过其人的九世堂堂主,是九小寒救师的最大希望所在了。

前面两者,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唯独后者,倒是最有可能被九小寒在短时间找到,一探究竟。

即便,九小寒从来没有见过那位九世堂堂主;但是,鉴于与她师父无为子的往日交情,对方见了她,应该会给她几分薄面的吧。

粗茶淡饭的,管她几顿温饱,偏房寒舍,解决她三五日的住宿什么,估计,都没什么问题的。

同时,最最重要的是:

毕竟,这天底下,先不论医术水平如何,有哪位敬业的仁心医者,不对“疑难杂症”、“罕见怪病”的患者,感兴趣呢?

因此,九小寒是打算着,想通过九世堂堂主那边的渠道或人脉,看看他能否帮助自己在最短时间收集全了,那《神草物药经》中所记载的另外七十九位奇珍药材。

如果对方乐意帮她忙的话,说不定,用不了一百天,九小寒就能比原定计划更提早数日,赶回清心观炼制丹药、救治师父了呢。

只是,即便那上半残卷的《神草物药经》已经被九小寒偷偷取了出来,但是,它尚且仍然属于清心观一直多年封存的“禁书”、镇观之宝。

自然,关于其中的相关内容,九小寒应该是不能随意向任何外人道也的。

到时候,倘若是,她真的有幸,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九世堂堂主本尊的话,在不透露《神草物药经》详情的前提之下,她要如何顺理成章地恳请对方助自己一臂之力,还得适时地策略一些,才好啊。

文字描述起来,有点费时间;但,九小寒的小脑瓜儿转得足够快,这些事情,也不过只是眨了几下她那双明亮的蓝眼睛的功夫。

▽▽▽▽

九小寒想到此处,便听到良子玉在一旁说道:

“既然,那义安郡,是传说中的‘邦交之境、安边之城’的“小帝都”;那么,想必,与其他不知名的府、城、村、寨之类,郡中定是要热闹得很……”

接着,他指了指南边。

只见,星空璀璨的山南,雪色铺天盖地的远处山脚下,隐约着,像是灯火通明的一片城池。

“小寒姐,那边的夜景,看着最像不夜城了。我约莫着,就是那义安郡所在,准没错的。要不,咱们就先往那个方向,走走看吧?!”

两边嘴角翘起了美丽的弧线,九小寒浅浅地笑着,点了点头:

“好,就听你的!”

良子玉没有想到,九小寒居然半点怀疑他的意思,都没有。

“子玉,现在,我们在你最熟悉的地界儿里,你肯定要比我更有方向感了!”

九小寒显得非常、非常之信任良子玉,此时,她十分尊重他的判断。

“那好,小寒姐,我在前面先行,帮你探路!虽然,你的视力已经恢复,但脚下还是得慢着点。你就猜着我的脚印,这样,更安全些!”

一边说着,只见“狼少年”已经迈出了他那两条纤修的大长腿,走出了观音庙的大门。

九小寒赶忙紧随其后着。

他们这对异姓“姐弟”组合,就这么一前一后,你一言、我一语地沿着落满积雪、长满青苔的山间小径,踏着狭窄的厚石板路,谨慎碎步、慢慢地往山下走起。

然而,殊不知,对方正带着她南辕北辙,一直往与义安郡最相反的方向走去了。

一路前行,九小寒的话题关注点,仍在那个传闻中的九世堂堂主身上:

“噢……对了,子玉,为什么大家会管那个九世堂堂主叫‘八方大善人’啊?”

一直保持在她身前两三步脚印远位置的“狼少年”,听她这么问,一时间愣住了,还想了小半会儿,才回答她道:

“原本,我一直待在这无名山中,不会读书识字,孤陋寡闻得很。大多的趣闻、闲事,都是随耳从路人口中听来的。或许,和小寒姐师父所真正认识的那位堂主挚友,有所出入啊!”

“嗯!你说,便是。”

“关于那位‘大善人’,他这个‘八方’名号的由来,似乎是他素来有云游八方、好善乐施的习惯。”

在少年身后,九小寒始终按部就班的走着,她一步踏一个他的脚印,轻声地自言自语着,很是意味深长:

“云游八方、好善乐施?”

即便是,九小寒的声音真的很小很小,就仿佛是,只要是稍有不注意,就会“融化”在她脚下的雪地中,似的。

“是啊!因而,‘八方大善人’,听起来,还是很实至名归的吧!”

少年顿了顿,继续略显兴奋地说道,

“这一点,应该倒是和小寒姐的师父很像呢!可见,只有二人志同道合,才可能成为至交啊。”

“子玉此话,很是在理!”

“喔,对了!小寒姐。我才想起来一件事。”

“什么事儿?”

“前不久,我在这片竹林外,碰到过两个来山上砍柱子的农夫。看样子,好像还是兄弟俩。在他们闲聊之时的对话中,我听说是,那位九世堂堂主,有好一阵子没有回他们九世堂在义安郡设立的总堂口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