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蓦回幽渡
第7章 蓦回幽渡
其中,在这部《异世经录》上半卷残籍的最后,记载了有关蓦回涧的传说。
只不过,其中,对蓦回涧的记载,仅有只言片语、芸芸之词的一段文字,十分简单:
“石骨山有涧,曰蓦回,又名幽渡。水赤黑,远如墨,近如沸,八方不分。周无灵,池无底,空中亦无色,气却浊浑,疑有异元丛生所栖之境矣。”
至于,早已经遗失的《异世经录》的中卷、下卷残籍,目前所在何处,悟彦也不知道。
据悟彦推测,这一整部的《异世经录》应该是记载了从恒古、荒古、太古、远古到上古时期的一些天地之间发生过的事情。
在孟晓彤的基本认知里:
恒古时期是距离当今现代最遥远、最漫长的一段岁月,在古代神话故事的描述中,皆是以“悠久混沌、天地未开”等类似的文字描述;从天文学等自然科学角度的定义看,差不多,就是所谓的“宇宙大爆炸”之前、一切归零到负无穷的时间里。
在很多关于时代划分的概念定义中,将远古、太古、荒古等同于一个时期。如果,将三者细分来看,也可以是这样:
荒古时期是天地之初的世代,在古代神话故事的描述中,也就是“盘古开天、大地洪荒、鸿钧讲道”之时;从古生物学等自然科学角度的定义看,差不多,就是从单细胞生物刚刚出现的时候,到慢慢地演化、进化出了一些多细胞的微生物,以及结构相对简单、种类繁多的植物、动物等。
大古时期是从蛮荒乱战、天地逐渐统一的时代,在古代神话故事的描述中,大致是“龙凤初劫、帝俊称帝”之时;从考古学等自然人文科学角度的定义看,差不多,就是各种巨型猛兽比如恐龙从诞生到繁衍、直至统治整个地球却最后灭绝的数亿年。
远古时期可以认为是,在古代神话故事的描述中,“十二祖巫掌管六道轮回”、共工怒撞不周山、巫妖大战、巫妖式微、“祖巫后土架奈何桥开鬼界”、女娲造人、太一治世的时期。相对应的,从进化论等自然科学的角度上看,差不多,就是包括最早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这一脉系的诞生和进化的时期。
对于上古时期的划定,几乎是没什么太多争议的。上古时期已经非常接近现代了,是从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三皇五帝时期,诸如炎黄蚩尤逐鹿之战、封神之战、“西游取经”传说中所提到的道佛之争、开辟世间道家、传授八百旁门——天地元气枯竭,进入末法时代。相对应的,从人类历史学角度上看,是人类创造文字、并开始记录历史的重要时期。
石骨山,有涧。
曰蓦回,又名幽渡。
水赤黑,远如墨,近如沸。
八方不分,周无灵,池无底。
空中亦无色,气却浊浑。
疑有异元丛生所栖之境矣。
——摘自《异世经录》上卷·文尾章节
▽▽▽▽
以孟晓彤的理解,在那部尚且幸存于世的《异世经录》上卷残中所记载的这段文字,大致的意思,应该是说:
蓦回涧,在石骨山中,又被称作“幽渡”或者是“幽渡涧”。
它最核心的区域,是一大滩几乎深不见底的赤黑色(死红色)潭水。
远远看着,就好像是一块巨大无比的墨(固体状的)。
但是,凑近了却会发现,那里竟是和煮沸了一样,始终波涛翻滚着(液体状的)。
在蓦回涧的周围,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方向,也没有什么生灵出没。
空气中貌似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物质,可,却总是显得浑浊不堪的。
谁也不知道,在这蓦回涧池底的最深处,究竟隐藏着怎样恐怖或者是诡异的元神能量。
也只是猜测着,那里可能是异端之物丛生栖息的地方吧!
而,从九小寒的师父无为子那里得知:
相传,蓦回涧,原本是一个人、鬼、魔、妖、怪、精、神、仙、佛九大族皆不管的腌臜地带,浊气弥漫、恶臭熏天。
无论,你先前是什么……到了这个地方,必然是熬不过一节香灰飞燃的时间。
因而,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所谓的活仙、活妖、活人之类,在自己亲眼见过那里之后、再从那里逃生出来的。
但是,仔细想来,孟晓彤一直在好奇一个问题:
“若是,果真没有什么活物能够从蓦回涧出得来的话;那么,那只有上半卷残籍的《异世经录》中所留下来的这句描述,又是谁记录下来的呢?”
难道,仅仅只是凡界坊间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而已么?
如今,《异世经录》中卷、下卷的全部内容,可以说,几乎已经无法获得和考证了。
尽管如此,可,关于上卷中的相关文字记载,非要说成是,全都是靠着原著者纯粹天然、异于常人的想象力所撰写而成的,这恐怕,也是很难让翻阅者产生足够的信服力的。
可倘若,那些内容,都是真的呢?
莫非,还难不成真是,某个“魔道中人”在那里亲眼目睹、或者是亲身经历之后,亲手撰写完成,从蓦回涧带出来的吗?
再者,亦或是,这位“魔道中人”在蓦回涧某处异世重生了,而后,借以自己残存的些许记忆,可能是祂自己写出了此段文字,也可能是祂讲给了其他人听了?
总而言之,关于“蓦回涧”的这个故事,最终是得以流于后世的。
不管怎么样,从目前孟晓彤掌握的这段“文献资料”、以及相关知情人比如无为子所阐述之言中,来看:
蓦回涧,自始至终,都还是仅仅存在于九大族的失传典籍、野史话本、无证传说之中。
但,至少,从中也能够基本推论出,这一点:
在原著者看来,蓦回涧,很可能是一个独立于三界九族之外而“莫须有”、“信则有”的幻化涅槃之地……
▽▽▽▽
孟晓彤突然进入九小寒身体的这三个晚上,她每次都能跟随着九小寒似睡非睡的潜意识,进入到九小寒的那场“蓦回梦魇”之境中。
或许,正是由于此前,在藏书阁里闲读之时,九小寒对《异世经录》中有关蓦回涧那段文字描写的相关记载,太过于好奇了,才致使“蓦回涧”的场景,在她的记忆里产生了颇为深刻的印象吧。
没错!
起初,孟晓彤就是这么以为的。
可是,与她的理解恰恰相反的是:
九小寒自己却是更愿意相信,自己梦中的蓦回涧是真实存在着的;而且,似乎,蓦回涧,就是那个最能够让她“梦想成真”的地方呢!
因为,在九小寒的梦境之中,无论梦中周遭的光线如何,她那双异色灵动的双眼,每次都能够“看”得十分清楚、通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