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墓穿之后(1)
第5章 墓穿之后(1)
尽管,没有人可以分享的成功与快乐,似乎,就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成功与快乐;但,对孟晓彤来说,她最想要的,也从来都不是这些表面意义上的成功与快乐。
她只是想,亲自亲身去证明,自己所始终坚信不疑的一个真相,那就是:
李子孟,这个人,他真的存在!
然而,就算是,当日完成任务后,回到自己的公寓里,孟晓彤尝试用各种方式、将那些发生在“异维世界”里的种种细节都记录下来。
可只要是,鸡一叫,鸟一鸣,太阳一升、天一亮,她在刚刚过去的一夜里经历过的所有,还是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白天,她照常接待着进出陵园的逝者骨灰及其家属,更新着长青园官网上的实时动态,策划和落实着一些团体型的悼念活动。
时间一长,先前完成的那些任务中相关的人和事,在忙起来日常工作的时候,就连她自己也都快要忘记了。
惟有李子孟,她自始只终记得。
就好像是,她每完成一个“茧房”指派给她的“互助”任务,就会让她对李子孟的记忆又越发深刻了一个程度,似的。
但是,让她万万料想不到的,居然是:
到了“互助”协议期将满、可获得李子孟确切信息的这一天,却赶上了农历月忌日、诸事不宜。
孟晓彤仍然照常进入了观音像下的无字碑通道之中,本该前往最后一个任务的目的地,结果,还真就,不出意外地闹出了这场意外!
她,竟然意外地变成了被“久居”清心观二十年、足不出户的俗家女修弟子九小寒。
借别人骨灰还魂、借逝者残念还愿的事情,在过去的那80天里,她可是真没少干。
可,就这么毫无任何准备地进入到另一个活人的身体里,她还是第一次。
对于孟晓彤来说,这场意外的“墓穿”,最最至关重要的问题,还是在于:
自己到了这个完全没有任务要求的“任务世界”里,都已经过了三十六个时辰,她仍然没有找到“出口”。
按照,以往她在无字碑通道内所惯用的、相对时间换算比例为1:365,来计算的话:
这里十二个时辰,也只不过是她在现实世界的3.945分钟、236.7秒,而已。
那么,三天时间,相当于她原本的十分钟出头。
但是,她甚至,连一条和“互助任务”、“逃生出口”相关的有效线索,都没有任何头绪和丝毫有价值的发现。
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一件事呢?!
与此同时,纵使孟晓彤空有一身的智商和才能,却被“困”在了九小寒的体内,无法支配她的身体、也影响到不她的思想。
什么事儿都干不了,孟晓彤还出不来。这更是着实够她各种郁闷和憋屈好一阵子的了!
然而,事已至此,毫无他法。
于是,孟晓彤也就只能选择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现实”:
既来之,则安之吧!
思前想后,最后,她不得不将自己“逃出”这个玄古大陆世界的所有希望,全都寄托在她这个躯壳原本所属的女子——九小寒的身上了。
好在,孟晓彤并不是一个高智低能、既社恐又高冷范儿的傻学霸。
相反,她在与这位陌生的清心观小女修九小寒共用一身的这段时间里,彼此和平共处得还算基本融洽与和谐。
从现代心理学所倡导的精神理念角度上讲,尊重与共情,是实现心理师对来访者产生同理心的最有效的两个基本原则。
说白了,孟晓彤就是尽量完全地放下自己,尽量地让九小寒感觉不到,在她自己的身体里突然有了另外一个人魂的存在。
也就是说,她要时时刻刻、不遗余力、全神贯注地把自己完完全全搁置在九小寒的视角和立场上,看待自己周遭正在发生的所有状况。
或许,目前,也只有这样,她才行得通吧!
▽▽▽▽
因此,对于,那个大嘴巴八师兄悟戒所说的、那桩惠及全观之“大喜事儿”,最认为这是个大笑话的人,不只是孟晓彤,还有九小寒本寒呐。
刚刚,在藏书阁中,与她的十七师弟悟彦一起研习药理古籍之时,孟晓彤就一直在“暗中”观察。
他们二人始终都是专心致志在求知与学问上;就连比肩而坐、相互斟茶,举手投足之间,彼此也都规规矩矩的,不曾有过一时一刻的轻佻和暗昧。
谁要是在一旁嚼舌根,说他俩之间定有些什么“男女之且”的话;那么,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恐怕便会是孟晓彤本彤了。
因为,她比任何人观察得都仔细,比谁看得都清楚,是和当事人一样感同身受的啊。
……
夜色已深,到了三更,悟彦便催着九小寒该去歇息了。
即便,他知道,其实,天越黑,九小寒的视力反倒是会更好的;但是,他实在是担心,持续的熬夜,让她太伤身子了。
毕竟,师父无为子这阵子闹病,症状复杂、又急又重的,方圆远近换了多少位大夫、郎中、游方术士,都束手无策。
九小寒自是明白,其中的难度,并非这眼下的一朝一夕,就能药到病除、让师父马上康复的。
二人简单整理了一下桌上阅过的经卷典籍,便一起从藏书阁中并肩走了出来。
秋末冬初,乍寒还暖。
抬头仰望,清心山的夜空,墨色月皎星繁。
俯首侧眉,清心观中幽径,有君一路同行。
……
回到了“自己”的静室。在门外,与送“自己”回来的悟彦道了声“早时安歇”,她便转身关了房门、进到屋内。
整间静室,二十年来,都没有用过一丝烛光,因为,她根本用不到。
白天里,就算是再多么阳光明媚,她的眼睛也是什么都看不见;反倒是到了晚上,不管多黑的环境下,即便不用点灯,她也要比其他人见识得通透。
积少成多,这七千多个日日夜夜,九小寒给清心观节省下来的蜡烛钱,还真是着实有不少呐。
但是,山中入深的冬夜总是很阴冷的。
大伙儿都知道,“小十三”的眼睛最怕光亮,想尽各种办法。
最后,还是十七师弟悟彦的精妙法子最为奏效,既能保证她正常取暖的效果、又不让她察觉到任何火苗的亮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