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在资金紧张的时候,他四处筹措资金,努力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施工,小型冷库和加工车间终于建成了。
冷库内部温度恒定,能够很好地储存各种肉类、蔬菜和河鲜,确保食材在不同季节都能保持新鲜。
加工车间里,各种先进的预处理设备一应俱全,厨师们可以在这里对食材进行初加工,大大提高了厨房的工作效率。
王建业站在新建的冷库和加工车间前,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他回想起这段时间为了解决食材供应问题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波折,心中感慨万千:“还好我坚持下来了,现在食材供应有了保障,饭店的未来也更稳了。
这一步步走来虽然艰辛,但是很值得。
以后,我还要不断完善和拓展供应渠道,让王氏饭店在镇江扎根更深,发展得更好。”
在这个过程中,店内的员工们也感受到了王建业的努力和用心。
厨师长老赵感慨地对服务员们说:“你们看老板,为了咱们饭店的食材供应费了多大的心思。
这都是为了保证菜品的质量,让咱们饭店越来越好。
咱们也得好好干,不能辜负老板的期望!”员工们纷纷点头,干劲十足。
从此以后,王氏饭店的食材供应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稳定的食材来源确保了菜品的稳定质量,饭店的生意也更加红火。
无论是日常营业还是接待重要宴请,王建业再也不用为食材供应的问题而发愁。
……
后厨中,炉灶的火焰呼呼作响,锅铲与铁锅碰撞出清脆的节奏;餐厅里,桌椅摆放整齐,顾客们欢声笑语,服务员们穿梭其间,上菜的吆喝声、交谈声此起彼伏。
然而,在这热闹表象的背后,一场因地域文化差异而引发的“暗战”悄然上演。
徐州来的老员工带着家乡人的直爽豪迈,工作节奏紧凑利落,说话时嗓门儿大得能让整个厨房都听见;而镇江本地新招聘的员工则秉持着江南水乡的温和细腻,更加注重服务细节和礼仪规范。
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就像油和水,看似在一个锅里,却始终难以交融。
那日正值用餐高峰,饭店里人头攒动,每张桌子都坐满了客人,服务员们端着盘子在人群中匆匆穿梭,后厨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徐州籍厨师老王,额头上挂满了汗珠,手里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菜,眼神时不时瞥向传菜口。
眼见着自己精心烹制的菜肴在传菜口积压,却半天不见服务员来取,他心急如焚。
“这上菜怎么这么慢!搞什么呢!”老王的大嗓门瞬间在嘈杂的后厨炸开,他把锅铲重重地往灶台上一摔,溅起一片油渍,脸上满是怒色。
正在附近收拾餐具的镇江籍服务员小李,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了一跳,手里的盘子差点没拿稳。
他皱了皱眉头,小声嘟囔着:“催什么催,又不是故意的。”
老王耳尖,听到了小李的嘀咕,顿时火冒三丈,几步跨到小李面前,手指着传菜口大声嚷道:“你们这些人做事能不能上点心!菜都快凉了,客人等着呢,这怎么行!”小李脸涨得通红,觉得自己很委屈,他挺直了腰杆,回怼道:“我们也一直在忙啊,又不是偷懒。
这店里客人这么多,哪能那么快。”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互不相让。
周围的员工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投来惊讶的目光。
这争吵声也传进了餐厅,顾客们纷纷露出异样的神色,原本和谐愉快的用餐氛围瞬间被打破。
一位正在用餐的顾客皱着眉头,对旁边的同伴说:“这饭店怎么回事,员工在这儿吵架,让我们还怎么安心吃饭。”
同伴也无奈地摇摇头。
王建业彼时正在办公室处理事务,听到外面的动静,心中涌起不好的预感。
他赶忙快步走向餐厅,一看到这混乱的场面,心里“咯噔”一下。
他知道,这个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会对饭店的声誉和生意造成严重的影响。
王建业沉着脸走到老王和小李面前,严肃地说:“都别吵了!在客人面前这样,成何体统!先去冷静一下。”
老王和小李都气呼呼地转过身,各自走开。
王建业看着他们的背影,暗暗叹了口气,深知这文化差异造成的矛盾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等客人稍微少了一些,王建业把全体员工召集到了一起。
会议室里,气氛有些沉闷压抑,大家都低着头,不敢直视王建业的眼睛。
王建业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视了一圈,语重心长地说:“今天发生的事儿大家都看到了,咱们饭店是一个整体,徐州来的老员工和镇江本地的新员工都是为了把饭店经营好。
可现在因为一些小事就吵起来,影响了客人用餐,这对饭店伤害多大,大家想过吗?”员工们纷纷点头,有的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
王建业接着说:“我知道,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做事方式。
这不是什么问题,反而应该是我们饭店的特色和优势。
但我们得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所以,我决定组织一个‘南北文化交流会’,让大家好好交流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
几天后,“南北文化交流会”正式拉开帷幕。
会议室被布置得温馨而充满活力,墙上贴满了徐州和镇江两地的风景照片与文化特色介绍。
员工们围坐在一起,起初有些拘谨和不自在,彼此之间的交流还带着一丝小心翼翼。
王建业率先打破沉默,微笑着说:“大家别紧张,就把这儿当成一个聊天的地方,畅所欲言。
咱们先请徐州的同事分享一下你们家乡的风俗和工作习惯吧。”
老王第一个站起来,挠了挠头,笑着说:“咱徐州人,那性格就一个字,直!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做事也干脆利落,讲究个效率。
在我们那儿,亲朋好友聚会,那场面可热闹了,大家吃饭喝酒都是大碗干,大声说笑。
就像咱厨房做菜,也是火大油多,速度要快,要不怎么能做出那些香喷喷的徐州菜呢。”
镇江籍员工小周好奇地举手问道:“王师傅,那你们做徐州菜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吗?跟我们镇江菜好像挺不一样的。”(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